當合同的當事人不履行合同上所規定的義務或者是履行的義務不符合規定,給對方造成了一定的財產上的損失,這個時候就會由違約的一方賠償遭受損失的一方,這就叫做合同賠償損失。那么關于合同賠償損失的范圍是什么?下面,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大家帶來關于合同賠償損失的范圍。
一、可預見性規則
可得利益的求償需堅持客觀確定性,即預期取得的利益不僅主觀上是可能的,客觀上還需是確定的。因違約行為的發生,使此利益喪失,若無違約行為,這種利益按通常情形是必得的。
可得利益的求償不得任意擴大,對此,《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第74條規定,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中國原涉外經濟合同法和原技術合同法也 有相同規定。原涉外經濟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但是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應 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原技術合同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但是不得超 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的損失。”法律采取預見性限制賠償范圍的隨意擴大。預見性有三個要件:
⑴預見的主體為違約人,而不是非違約人。
⑵預見的時間為訂立合同之時,而不是違約之時。
⑶預見的內容為立約時應當預見的違約損失,預見不到的損失,不在賠償范圍之列。
二、減輕損失規則
減輕損失規則(以下簡稱為減損規則)最先是從英國普通法上發展出來的。在美國,《法律重述·合同》(第二版)第350條規定了該規則。在英美法上,減損規則雖系由合同法發展出來的,然其適用并不局限于合同,對于侵權行為亦有其適用。
我國法對減損規則的規定表現為,《民法通則》第114條和《合同法》第119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嫡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減損規則和于有過失規則之間的關系是,減損規則的運作邏輯四“要么全有, 要么全無”,而現代的與有關過失規則的運作邏輯則是按過錯程度及原因力確定責任的大小范圍并在當事人之間進行分攤。另外,“在區別于有過錯和減輕損失時,記住下面一條是會有幫助的,即原告的減損義務的產生系后于違約而且后于原告意識到被告的不法行為已造成了損失;原告的與有過錯的發生系先于或者同于 損失的發生。關鍵的區分事實是時間。”減損規則直接影響到受害人所可獲得的損害賠償的范圍,而該規則的適用則要看受害人是否及時采取了減損措施,其核心就是要看受害人是否合理地作為或者不作為了,因而我們可以說減損規則的關鍵在于判斷受害人行為的“合理性”上。《合同法》第119條第1款規定為“采取適當措施”,此類“適當措施”或者“合理措施”均屬不確定概念,其內涵不確定,但外延是開放的,在適用于具體案件之前,須由法官作價值補充,使其具體化。
三、損益相抵規則
損益相抵,又稱損益同銷,指賠償權利人基于損害發生的同一賠償原因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由所受損害中扣除以確定損害賠償范圍的規則。它屬于賠償責任的范圍確定問題,而不是兩個債權的相互抵銷,因此不適用債的抵銷規則,而有自己獨特的規則。它是確定受害人因對方違約而遭受的“凈損失”的規則,是計算受害人所受“真實損失”的法則,而不是減輕違約方本應承擔的責任的規則。
在上文中,律霸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關于合同賠償損失的范圍,相信大家在閱讀了上文的內容過后對于合同賠償損失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在合同賠償損失方面還有什么其他的法律問題,您可以在律霸的法律知識欄目上進行查詢。
延伸閱讀;
合同賠償損失中損益相抵原則
合同賠償損失的特征有哪些?
合同賠償損失的方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黑犯罪沒收財產嗎
2021-01-01在押人員能成立公司嗎
2020-12-17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保費分期和一次性繳清哪個劃算
2021-03-01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土地出讓費怎么記賬
2020-12-15土地出讓需繳納稅費嗎
2021-01-28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