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后怎么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解除后,合同關系解除,就不存在違約責任。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jīng)履行的,根據(jù)履情況和合同性質(zhì),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所以,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不表現(xiàn)為違約責任,而是一種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不當?shù)美颠€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
二、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jīng)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nèi)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jù)合同的性質(zhì)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nèi)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fā)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xiàn),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guī)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guī)定。
若是合同因為違約行為而導致解除,雖然其中存在違約的情況,但畢竟此時合同已經(jīng)被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也不復存在,因此就不要再繼續(xù)追究違約責任。于是按照規(guī)定,此時并不會再表現(xiàn)為違約責任,而是轉變?yōu)槊袷仑熑?。在承擔的時候,就可以要其之前違約的一方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就造成的損失也可以要求作出賠償。
合同的解除和終止有什么區(qū)別
合同解除權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違法行為有異議怎么處理
2020-12-01婚姻存續(xù)期間指什么時候
2021-02-24質(zhì)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zhì)押合同
2021-01-03父母不撫養(yǎng)孩子孩子要贍養(yǎng)嗎
2021-03-10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醫(y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工業(yè)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土地流轉協(xié)議書范本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