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合同也就是說,無條件的把自己的物品贈與給他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會常常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這種情況可能不需要贈與合同。但是,當贈送的物品十分貴重的時候,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簽訂贈與合同。可是贈與合同也有撤銷的情況出現,所以,也有必要了解一下。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出的,贈與合同的撤銷是如何規定的。
一、任意撤銷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并不是無限制的,為維護合同的嚴肅性,法律規定贈與人撤銷贈與也是有條件的、相對的。贈與人撤銷贈與應受下列限制:
1.贈與人撤銷贈與必須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
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若贈與財產的權利已經轉移一部分,則贈與人僅能就未轉移部分為撤銷,對已經轉移部分不得撤銷。
對于動產而言,在贈與物交付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于不動產而言,在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對于財產權利而言,根據法律規定轉移權利是否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在財產權利交付或辦理權利轉移登記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2.贈與人可撤銷的贈與必須不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
由于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使得贈與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若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這種贈與,則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
具有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是指基于道義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贈與,如果允許贈 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不僅與道義不符,而且會給受贈人造成情感上的極大傷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災、扶貧等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不論當事人 依何種形式訂立贈與合同,贈與人均不得撤銷該贈與。
“社會公益”的內容,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的規定,包括下列事項:
(1)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2)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3)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4)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福利事業。
3.贈與人撤銷贈與,僅限于沒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
此類合同中,贈與人作出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不說是經過法律上的慎重考慮,不存在一時沖動考慮欠周的問題,如果允許贈與人隨意撤銷這種贈與,既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也蔑視公證的嚴肅性。所以,若贈與合同已經過公證,則不得撤銷。
另外,贈與人撤銷贈與,須將其撤銷贈與的意思通知受贈人,如果贈與人不向受贈人為撤銷贈與的意思表示,不能發生撤銷贈與的法律效果。
二、法定撤銷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的法定情形有如下三種:
一、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其要點在于,一是受贈人實施的是嚴重侵害行為,而不是輕微的、一般的侵害行為;二是受贈人侵害的是贈與人本人或其近親屬,包括配偶,直系親屬(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等),兄弟姐妹。如果侵害的是其他親友則不在此列。
二、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
其要點在于:一是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二是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能力,而不履行對贈與人的扶養義務。如果受贈人沒有扶養能力或者喪失了扶養能力的,不產生贈與人撤銷贈與的權利。
三、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其要點在于:一是贈與合同約定了受贈人負有一定的義務;二是贈與人已將贈 與的財產交付于受贈人;三是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在附義務的贈與中,受贈人應當依約定履行其所負義務。在贈與人向受贈人交付了贈與的財產后, 受贈人如不依約履行其義務,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關于贈與合同的撤銷主要就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任意撤銷,另一種是法定撤銷。相信大家在閱讀了上文以后,對于這兩種類型的撤銷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關于贈與合同的內容,您可以在律霸網站的知識欄目進行相關查詢。
私人贈與合同樣本
房屋贈與合同的效力如何
贈與合同的效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拆遷安置房名額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