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損害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1、約定賠償范圍。依當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賠償是依照當事人的意思確定損失賠償的范圍和計算方法,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和合同自由原則。如果當事人有賠償損失的約定,則應優先適用。
2、一般法定賠償范圍。依照法律的一般規定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3、特別法定賠償范圍。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即雙倍賠償。根據特別法優先于普通法適用的原則,在有特別法可依的情況下,應當優先使用特別法,即優先適用特別法定賠償。
二、違約損害賠償范圍限制規則有哪些?
1、完全賠償原則
違約方承擔補償性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的損失兩部分。
實際損失,指因違約行為遭受的財產損害和人身損害,但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可得利益損失,主要指利潤的損失,例如獲得標的物以后轉賣所獲得的純利潤;獲得機器設備后投入使用所獲得的營業純利潤。
2、補償性損害賠償的限制
可預見規則:損害賠償的數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減損規則: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損益相抵:如果違約行為在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同時,還給對方帶來了收益或者給對方減少了費用的支出,則在計算損害賠償的數額時應當減去該收益或者節約的費用。
過錯相抵(混合過錯):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也有過錯,違約方主張扣減相應的損失賠償額的,人民法院應于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起驅逐出境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0合伙和入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買賣合同怎么審查
2021-02-25如何處理非法轉租問題
2021-03-15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