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經常常見的一種行為就是訂立合同的行為,那么通常訂立合同的時候都需要一方當事人首先提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其實也就是邀約,那么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要約的條件在我國法律上是如何進行規定的?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要約的條件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在商業活動和對外貿易中成為報價、發價或發盤。發出要約的當事人成為要約人,而要約所指向的對方當事人則成為受要約人。一項要約要取得法律效力,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包括:
(1)要約必須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2)要約的內容必須包括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主要條款,因為訂約當事人雙方就合同主要條款協商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二)要約必須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二、要約的生效時間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人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本條是對要約生效時間的規定。
要約何時生效?有人認為,應采取“發信主義”,即要約發出之后就生效。但大多數人認為應當采取“到達主義”,要約必須自到達受要約人時才生效。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國際公約都持這種觀點。如德國民法典第130條中規定,在相對人以非對話方式向其為意思表示時,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94條規定,對話人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第95條中規定,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堵摵蠂鴩H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5條和《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2.3條中也都規定,要約于送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我國合同法這一規定也是參照國外一般規定作出的。需要說明的是,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并不是指一定實際送達到受要約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約只要送達到受要約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夠控制的地方(如信箱等)即為送達?!八瓦_到受要約人時”生效,即使在要約送達受要約人之前受要約人已經知道其內容,要約也不生效。在對話要約時,以采用“其意思表示以相對人了解時發生效力”的解釋較為妥當。
以數據電文發出要約何時生效,如何到達,是一個問題。數據電文都是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傳送的信息,發出就已到達。我國合同法是參考了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制定的《電子商業示范法》的有關規定作出的。示范法第15條“發出和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和地點”中第1款規定:“除非發端人與收件人另有協議,一項數據電文的發出時間以它進入發端人或者代表發端人發送數據電文的人控制范圍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準?!钡?款規定:“除非發端人與收件人另有協議,數據電文的收到時間按下述辦法確定:1.如收件人為接收數據電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統:(1)以數據電文進入該指定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或(2)如數據電文發給了收件人的一個信息系統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統,則以收件人檢索到該數據電文的時間為收到時間;2.如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統,則以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統的時間為收到時間?!痹摋l第1款規定了何為數據電文的“發出”,第2款規定了何為數據電文的“收到”即到達。合同法本條采用了示范法第15條第2款的規定,但省略了該款第1項第(2)的規定,即在指定了特定接收系統時而對方未發送到特定接收系統(雖然也發送到了收件人的系統),以收件人檢索到數據電文的時間為收到時間。并非示范法的這個規定有什么問題,只是合同法規定得比較簡明,遇到此類問題,也應當如此掌握。
關于要約的條件在我國法律上是如何進行規定的這個問題,首先在要約的內容方面有著嚴格的限制要約的內容必須是具體明確的,其次對于邀約的人必須是特定的當事人向特定的人作出的要約,最后邀約人必須明確的表示受到邀約內容的限制。具體大家可以咨詢一下律師。
收購要約的期限是多久
要約收購失敗會怎么樣
死緩兩年是怎樣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