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成立條件具體有幾種
我國《合同法》規定,合同成立應當具備以下要件: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商所謂訂約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訂約主體與合同主體是不同的,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實際享受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
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
所謂“依法合同成立”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如果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訂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義法。
3、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
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所謂協商一致,就是指經過談判、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的、沒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階段法。
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如果合同沒有經過承諾,而只是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未成立。合同是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交涉開始,由合同要約和對此的承諾達成一致而成立法。
二、合同成立的地點
合同成立的地點和時間常常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根據《合同法》第34條規定,“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可見,承諾生效地就是合同成立地,由于合同的成立地有可能成為確定法院管轄權及選擇法律的適用等問題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確合同成立的地點十分重要。從原則上說,承諾生效的地點就是合同成立的地點,但也要根據合同為不要式或要式而有所區別。不要式合同應以承諾發生效力的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而要式合同則應以完成法定或約定形式的地點為合同成立地點。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合同法》第35條)。而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對于大部分的合同而言,其實在成立的時候,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的話,那么該合同就是生效的。不過也存在較為特殊的情況,成立是成立,而生效又是另一回事。根據《合同法》中的規定,合同成立需要滿足一些基本的要件,否則的話連成立都談不上,又很談生效之后對當事人利益提供保障呢。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符合什么條件合同成立生效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醫療事故鑒定怎么辦
2020-11-16行政處罰程序違法怎么辦
2020-12-01父母讓孩子干活算使用童工嗎
2021-01-05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期限
2021-01-13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