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活中,法律為了保障勞動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要求員工與公司必須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有一定的期限,仍與公司有勞動關系,公司合同到期沒續簽后果是什么?是所有員工都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與您一起探討。
未及時續簽勞動合同,如果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未能及時續簽時常見的幾個問題
1.勞動合同到期,是否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到期時間,即為該勞動合同的終止時間,用人單位繼續與勞動者保持勞動關系的,應當重新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未續簽勞動合同但勞動者繼續工作是否認為原來的勞動合同持續有效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第十六條的規定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對事實勞動關系解除是否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249號)規定,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繼續工作的,用人單位未提出異議,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而不等于雙方之前簽訂的書面勞動合同持續有效,也不等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按照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續簽了一個新的勞動合同,而是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
3.若勞動合同到期,公司及勞動者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責任應該由誰承擔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若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未意識到續簽勞動合同,則雙方之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二倍工資。
4.勞動合同到期,不再續簽勞動合同,公司應該怎么跟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終止勞動關系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情形外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理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可知,勞動合同到期,不再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解除勞動關系,須要做到:
第一,告知勞動者勞動合同到期,不與其續簽勞動合同;
第二,向勞動者出具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載明終止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三,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相應的檔案、社保關系轉移手續;
第四,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與公司存在實際的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重視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以保障權益。公司合同到期沒續簽會產生很多后續的問題,對于勞動雙方都是有很大影響的。簽署勞動合同是法律規定的,如果到期,必須要及時續簽,或解除勞動關系。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202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保護照片版權
2020-12-19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2-05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