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訂立生效之后,其實也是允許對合同進行變更的,最常見的變更其實就是對合同內容的變更。但有些時候也會涉及到對合同主體進行變更,而此時當事人都不同了,那么合同主體變更合同是否有效呢?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合同主體
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主體,又稱為合同當事人,包括債權人和債務人。債權人有權請求債務人依據法律和合同的規定履行義務;而債務人則依據法律和合同負有實施一定的行為的義務。
當然,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地位是相對的。在某些合同關系中,由于一方當事人只享受權利,而另一方當事人僅負有義務,所以債權人與債務人是容易確立定的。但在另一些合同關系中,當事人雙方互為權利義務,即一方享受的權利是另一方所應盡的義務,另一方承擔的義務則是一方所享受的權利,因此,雙方互為債權人和債務人。
二、合同主體變更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法》第77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合同的變更以原合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即使是進行合同變更也不得超出原合同關系而且還需要在特定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合同變更。
【法律依據:《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合同的變更原則上向將來發生效力,未變更的權利義務繼續有效,已經履行的債務仍然有效。
合同的變更以原合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變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關系之外。原合同關系有對價關系的仍保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合同債權所有的利益與瑕疵仍繼續存在,只是在增加債務人負擔的情況下,非經保證人或物上擔保人同意,保證不生效力,物的擔保不及于擴張的債權價值額。
合同的變更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民法通則》第115條規定:“合同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損害賠償的權利。”在合同變更以前,由于一方的過錯而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對此另有約定,在合同變更以后,受損失的一方仍然有權請求過錯方進行損害賠償。
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因為對合同主體進行了變更之后,其實當事人都不同了,如果變更之后的主體并不具有簽訂合同的主體資格,這要的情況下自然變更后的合同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而要是你在這方面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簽訂合同后主體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變更合同主體協議的注意事項
怎么變更合同主體?
受傷人員的搶救費由誰承擔
2021-03-16工傷事故經過報告怎么寫
2021-01-20校園傷害事故分幾類
2021-03-11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