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當中,合同詐騙常會與合同糾紛、民事欺詐行為混淆,而大多數人認為的合同欺詐罪,其實對應的應該是《刑法》當中的合同詐騙罪。當然,一般的合同欺詐行為,只有在達到了規定的標準之后,才會被認定構成此罪。那我國對合同欺詐罪是如何處罰的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合同詐騙屬于什么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1、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進行區分:
一般情況下,合同詐騙犯罪往往與合同糾紛交織一起,罪與非罪的界限容易混淆。要劃清它們的界限,大體有三種情形:
(一)內容真實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有實際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簽訂的合同。
這種合同的簽訂,表明了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進行經濟往來的真實意思,并非旨在詐騙他人錢財,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精神,即使合同簽訂后沒有得到完全的履行,也不屬于詐騙犯罪。但是,有的行為人以有限的履約能力和他人簽訂大大超過履約能力的合同,就另當別論了。以超出自己履約能力的合同簽訂后,行為人積極落實貨源,設法履行合同,即使最終沒有完全履約,也不能認定為詐騙罪。但若行為人在合同簽訂后,并沒有設法履行合同,就有故意詐騙他人財物的企圖了,此時就應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二)內容半真半假的合同。
就是那種行為人只具有某種履行合同的意向,就與第三人簽訂的合同,其內容帶有半真半假的性質。這類合同客觀上已經具備部分履約的可能性,但要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如果行為人有履約意圖,客觀上也為履行合同作積極努力,最后因種種客觀原因未能履行合同,不能認定為詐騙犯罪。相反,如果行為人借有部分履約能力之名行詐騙之實,沒有為合同的進一步履行做出努力,就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了。
(三)內容完全虛假的合同,即行為人是在完全沒有履約能力情況下簽訂的合同。
行為人在主觀上就沒有準備履行合同,占有他人財物的動機明顯,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論處,但行為人主觀上無長期占有他人財物的意圖,只是想臨時借用,待將來有收益后再行歸還對方的,一般不宜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2、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界限
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詐行為交織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觀目的不同。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行詐騙對方財物之實。
2、欺詐的內容與手段不同。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根本不準備履行合同,或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擔保。合同的民事欺詐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而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是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虛假的姓名、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等騙取受欺詐方的信任。
3、欺詐財物的數額不同。民事欺詐行為騙取財物數額較小,合同詐騙罪則需達到較大數額。
4、欺詐的法律后果不同。民事欺詐是無效的民事行為,當事人可使之無效。若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引起訴訟,則由民事欺詐方對其欺詐行為的后果承擔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而合同詐騙罪是嚴重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行為人對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要負擔雙重的法律責任,不但要負刑事責任,若給對方造成損失,還要負擔民事責任。
二、合同欺詐罪如何判刑
在法律上規定的合同詐騙罪的處罰是:
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 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 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法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如果確認屬于合同詐騙罪,您可以通過報警來解決,需要公安部門來認定是否構成犯罪,他們會給出結果,或立案或不立案,公安部門需要調查取證,您也可以委托專業的刑事律師來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并且要求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至于對合同欺詐罪的處罰,上文也給出了介紹,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欺詐訂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0-11-12連帶責任保證的期間有多長
2020-12-02欠款未到期能否行駛不安抗辯權
2021-01-08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