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立未生效合同解除權怎么認定?
未成立未生效合同可以由雙方協商直接解除,因為不具備法律效力。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未成立未生效的,當事人是可以解除合同的,合同的約束力是在合同的當事人履行了權利義務時才產生的,而未生效的合同沒有履行權利與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第八條 【依合同履行義務原則】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四十四條 【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九十三條 【合同約定解除】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合同未生效的締約過失有哪些?
1、附生效條件的合同。附生效條件的合同是否產生締約過失責任應當分兩種情況探討。依《合同法》第45條第2款:“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因此,A、惡意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即視為合同已生效,此時,如果惡意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應負違約責任,而非締約過失責任;B、惡意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即合同不生效。合同不生效時過錯一方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2、欠缺法定生效手續的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而后才能生效的合同,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未辦理法定手續致合同未生效,并損害另一方當事人利益,符合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3、締約一方未盡告知、保護、照顧、保密等附隨義務。在合同已成立未生效階段,當事人對合同將會生效抱有更大信賴,很有可能為履行合同做準備。此時,一方未盡告知、保護、照顧、保密等附隨義務,造成另一方損害的,應負締約過失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合同的解除一般要看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限制,如果合同本身是合法簽訂的,并且雙方已經達成一致意見,那么如果強行解除合同就構成了違約行為,是需要支付違約金的,但未成立的合同并不存在這些情況。
合同未生效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合同未生效有違約責任么?
未生效的合同能否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201201910141636
湖北維思德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廈門大學,良好的法律功底,嚴謹求實的態度,把每一個委托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無責任機動車是否必須為被告
2020-12-13收購企業流程是什么
2021-03-24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貸款催款律師函的相關事項
2021-02-14車輛事故沒結案能年檢嗎
2021-01-01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