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社會生活中最常見的,合同簡單的理解就是,要約和承諾。你發出要約,我對你的要約作出了承諾,雙方達成合意,那么合同就成立了。但是,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為了保障雙方的權利義務得以平衡,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協商雙方履行的義務。
不僅如此,合同履行的過程中不僅牽涉到雙方,有的還會涉及到第三方的權益,那么這個時候履行合同義務就出現的先后的順序,那如何認定誰先誰后呢?后履行者該怎樣運用自己應有的合法權益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一個法律概念:抗辯權!
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雙務合同中的履行抗辯權包括哪些?它們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我們會遇到什么樣的抗辯權,會阻礙我們的權利實現。
雙務合同中的抗辯權包括:
1. 同時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構成要件:
(1) 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對待給付義務。
(2) 雙方的債務沒有履行的先后順序。
(3) 雙方債務的履行期均已屆滿。
(4) 請求履行的一方未履行自己的義務或者履行不適當。
2. 順序履行抗辯權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67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一批價款20萬元的貨物,貨物在兩個月后的15號交付,貨到檢驗合格后付款。”到了交貨日期乙公司,遲遲不能交付貨物。那么此時,甲公司應當如何處理。(1)甲可主張順序履行抗辯權,要求乙按照約定支付貨物。(2)因遲延履行,承擔違約責任。(3)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舊不能履行可以解除合同。
3. 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有難以給付之虞時,在對方當事人未履行合用合同履行提供擔保之前,有暫時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當在和同履行過程當中,當后履行義務人出現履行能力明顯降低。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其他喪失或者是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出現此種情況的時候,可以要求對方提供擔保;如果對方不提供擔保就可以中止合同的履行;第六十九條 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在法律實踐過程中,如何運用好抗辯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解決實際過程中的難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糾紛調解程序
2020-11-20對于交通事故需要二次手術的還需再次賠償嗎
2020-11-10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工傷鑒定腦震蕩能評傷殘嗎
2020-12-06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