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根本性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1、拒絕履行
拒絕履行是在合同履行期到來后,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合同規定的全部義務。在一方拒絕履行的情況下,另一方有權要求其繼續履行合同,有有權要求其承擔違約金和損害賠償責任。
2、遲延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的履行違反了履行期限的規定。在遲延履行的情況下,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支付遲延履行的違約金,在不足以彌補損失的情況下,還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3、不適當履行
不適當履行是指當事人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即履行具有瑕疵;根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實施)第五百八十二條 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4、部分履行
部分履行是指合同雖然履行,但履行不符合數量的規定,或者說履行在數量上存在不足。在部分履行的情況下,非違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按約定交足數量,也有權要求支付違約金,在不足以彌補損失的情況下,還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二、合同法對根本性違約和一般性違約怎么界定?
1、根本違約,是合同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致使該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的行為;
2、一般違約僅指合同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但并不導致該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行為。
3、違約發生是否導致合同無法進行,對于一般違約,守約方沒有單方面解除合同的權利,否則,守約方就造成了根本違約。
4、當事人一方出現根本違約時,合同相對方獲得合同解除權,而當一方僅僅出現一般違約時,合同相對方并不獲得合同解除權只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一般違約的違約責任。
5、根本違約的構成要件是一般違約的構成要件,加上因違約行為導致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其法律效果是當一方根本違約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根本性違約不是屬于一方違反了雙方所協商的條款,而導致合同的目的最后不能實現,對于此違約的情形有很多種,其中就包括有拒絕、延遲、不適當履行等相關的情形,只要在違約的過程中給對方造成傷害,就需要承擔法律的責任。
違約責任的形式包括哪些
合同違約金條款的效力規則是什么
債務違約的后果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貿易公司注冊條件有哪幾種
2021-03-21債務人提供房產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18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