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正確把握好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的方向,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為更好維護民眾權益,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征求意見稿,本文整理了意見稿全文,請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征求意見稿)
為正確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國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作如下規定。
一、民間借貸的界定
第一條【民間借貸的界定】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非金融機構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協議。
經政府金融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典當行、小貸公司、投資咨詢公司、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法人及其分支機構,通過擔保、租賃、典當、小額貸款等形式進行貸款業務,引發的糾紛適用本規定。
經政府金融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發放貸款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一十條)
二、民間借貸糾紛的受理與管轄
第二條【民間借貸案件的起訴】貸款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異議并提供證據證明,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并非真正債權人的,應當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百二十三條)
第三條【民間借貸合同履行地的確定】借貸雙方可以約定借款人所在地、貸款人所在地或者與借貸行為有實際聯系的地點作為合同履行地;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合同履行地的,以貸款人提供借款地為合同履行地。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四條)
三、民間借貸糾紛的當事人
第四條【保證人的訴訟地位】保證人為借款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貸款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證人為共同被告;貸款人僅起訴保證人的,除保證合同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外,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借款人為共同被告。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二條;擔保法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使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
第五條【夫妻一方借貸案件的當事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向他人借款,貸款人僅起訴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借款人借款時的配偶為共同被告。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四、民間借貸涉及刑事的處理
第六條【關于借款人或貸款人一方涉嫌犯罪的處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借款人主張借貸行為涉嫌犯罪申請移送但無證據證明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但可以告知其向公安、檢察機關報案。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貸款人有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并將案件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公安、檢察機關不予立案,或者立案偵查后撤銷案件,或者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經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定不構成犯罪,當事人又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第十一條)
第七條【主張涉嫌犯罪但與沒有關聯的處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一方主張借貸行為涉嫌犯罪,但與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事實本身沒有關聯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繼續審理,有關涉嫌犯罪的線索、材料可以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
第八條【必須以刑事案件結果為依據的案件處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審理必須以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第九條【刑事與民事程序的銜接】貸款人由于借款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并已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關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六十四條作出處理,貸款人就刑事訴訟中未提出主張的物質損失部分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已經生效的判決認定其犯罪,貸款人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借款人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刑法第三十六條、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六條)
第十條【對連帶責任保證人起訴的處理】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決認定其犯罪,貸款人起訴請求連帶責任保證人承擔正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擔保法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 )
五、民間借貸的效力
第十一條【民間借貸合同的生效要件】民間借貸合同自貸款人將資金或資金支付憑證交付或者轉賬給借款人時生效。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約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的,從其約定。
(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二百一十條)
第十二條【自然人與非金融機構法人之間借貸的效力】自然人與非金融機構法人之間的借貸,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且已交付借款的,應當認定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
第十三條【非金融機構法人業間拆借資金的效力】非金融機構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以自有資金相互借款,且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應當認定借貸合同有效。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典當管理辦法第三條)
第十四條【非金融機構法人及其他組織內部集資的效力】非金融機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本單位職工籌集資金,且用于本單位生產經營的,應當認定借貸合同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
第十五條【涉嫌犯罪的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已經生效的判決認定其犯罪,民間借貸合同并不當然認定無效;貸款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應當認定借貸合同無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第十六條【違背公序良俗的借貸】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形成的借貸,一方要求提供借款或者提供借款后反悔要求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民法通則第七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六、民間借貸的事實審查與舉證分擔
第十七條【因其他法律關系產生的借貸的處理】原告依據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債權憑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對雙方基礎法律關系的效力或履行事實提出抗辯,并提供證據證明糾紛確因其他法律關系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其他相應法律關系審理。原告堅持不變更相應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
第十八條【民間借貸事實的審查】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應當根據借貸金額大小、款項交付、貸款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等因素,綜合判斷借貸事實是否發生。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四條、第六十六條)
第十九條【申請鑒定的責任主體】原告持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債權憑證起訴后,被告對債權憑證的真實性提出異議的,雙方當事人均可以申請司法鑒定。
雙方當事人均不申請司法鑒定的,人民法院根據以下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被告提供了相應證據證明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憑證的真實性存在疑點的,由原告申請司法鑒定,被告應當提供筆跡對比樣本;原告不申請司法鑒定的,人民法院不予認定該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憑證的真實性。
(二)被告雖對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憑證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但未提供反駁證據或者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憑證的真實性存在疑點的,由被告申請鑒定并提供筆跡對比樣本;被告不申請司法鑒定,或者雖然申請司法鑒定但拒不提供筆跡對比樣本的,可以認定該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憑證的真實性。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條【非法證據的排除】采用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憑證,屬于非法證據。
經審查確認為非法證據的,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
第二十一條【自然人到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審理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自然人本人未到庭參加訴訟,經審查現有證據無法確認借貸事實是否發生、借貸金額、支付方式和利息等必須查明的事實的,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傳喚當事人本人到庭。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
第二十二條【虛假民事訴訟的審查和處理】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經查明屬于虛假民事訴訟,當事人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章有關妨害民事訴訟的規定作出處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一十五條)
七、民間借貸的法律適用
第二十三條【保證人的責任】在民間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承擔保證責任,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民間借貸有保證人的,借款人涉嫌犯罪并不必然導致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以借款人涉嫌犯罪為由主張不承擔保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依法認定主合同效力的前提下,依法確定保證人的民事責任。
(擔保法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第八條)
第二十四條【典當糾紛的法律適用】借款人為向典當行借款而將自己的動產交給典當行質押,雙方發生債務履行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適用有關質押的法律規定。
(擔保法第六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條至第九十六條)
第二十五條【民間借貸與買賣合同混合的處理】借款人為借款而與貸款人簽訂買賣合同,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還款,貸款人要求以借款本息抵頂買賣合同價款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民間借貸合同和買賣合同合并審理。
買賣合同約定的價款明顯高于或者明顯低于合同履行時的市場價格,當事人主張以市場價格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就履行的買賣合同價款與應償還借款本息之間的差額,當事人主張償還或者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擔保法第四十條;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第二十六條【訴訟時效的計算】未約定借款期限或還款時間的借款合同為不定期民間借貸合同,訴訟時效自貸款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拒絕履行還款義務之日起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借款人在催收通知上簽字或者蓋章的,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出借人與借款人就原債務達成新的還款協議,出借人主張借款人按照新的還款協議履行債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民法通則第九十條、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法律效力問題的批復》(法釋[1999]7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超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達成的還款協議是否應當受法律保護問題的批復》(法復[1997]4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一條)
第二十七條【因涉嫌犯罪導致訴訟時效中斷】貸款人或者借款人向公安、檢察機關報案或者控告,訴訟時效從其報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斷。
公安機關決定不予立案、撤銷案件或者監察機關決定不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予立案、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之日起重新計算;刑事案件進入審理階段,訴訟時效期間從事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
第二十八條【法定代表人簽訂的借款合同】企業法定代表人以企業的名義出具借款憑證,應當列企業為當事人。
企業法定代表人以個人名義簽訂借款合同,應當由其個人承擔還款責任;企業同意承擔還款責任的,由企業和法定代表人承擔連帶責任;法定代表人能夠證明所借款項用于企業的,由企業承擔還款責任。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貸款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表人為其本人借款;
(二)貸款人與企業法定代表人惡意串通,損害企業合法權益。
(民法通則第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五十八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第二十九條【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對外借款的處理】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向他人借款,另一方能夠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借款人本人承擔民事責任:
(一)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且貸款人知道該約定的;
(二)貸款人與借款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
(三)貸款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借款項并非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四)借款人與貸款人惡意串通,損害另一方利益。
(婚姻法第十九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
八、民間借貸的利率和利息
第三十條【沒有約定利息或者約定不明的處理】民間借貸可以有償,也可以無償。
借貸雙方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自然人之間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貸款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與非金融機構的法人、其他組織之間,非金融機構的法人、其他組織相互之間,對借貸利息約定不明的,應當結合借款合同內容,并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等因素,參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百二十四條)
第三十一條【民間借貸利率的限制】第一種意見: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15%(或20%),貸款人要求按照約定的利率計算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15%(或20%)但未超過30%,貸款人要求借款人支付超過年利率15%(20%)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自愿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后反悔,要求借款人返還超過年利率15%(或20%)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0%,借款人自愿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后反悔,要求借款人返還超過年利率30%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種意見:借貸雙方對借款期限內的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借貸行為發生時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超過部分的利息一般不予保護。
第三種意見: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折算后超過年利率15%(2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返還超過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二條)
第三十二條【本金的認定】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借貸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本金應當按照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
(合同法第二百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五條)
第三十三條【復利的效力】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金和利息結算后將利息進入本金,重新出具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借貸憑證計算復利,如果前期利息沒有超過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借條(據)、收條(據)、欠條(據)等憑證載明的金額可以認定為本金。
前款約定的利率超出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應當從本金中扣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五條)
第三十四條【利息與本金的償還順序】借貸雙方對本金與利息的償還順序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借貸雙方對本金與利息的償還順序沒有約定的,應按照先還利息再還本金的順序認定;超過應還利息的部分,應當從本金扣減。
(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二百零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
第三十五條【逾期利率】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約定的逾期利率超出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的,按照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計算逾期利息。
未約定逾期利率或者約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區分不同情況處理:
(一)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未約定逾期利率的,貸款人以借期內的利率向借款人主張逾期還款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以不超過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為限;
(二)既未約定接期內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的,貸款人主張自借款逾期之日或者自權利主張之日起按照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計算利息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三條;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13]251號第三條)
第三十六條【逾期利率與違約金的混合】借貸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折算后超過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的,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借貸雙方對逾期還款的民事責任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貸款人既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率或者違約金,也可以一并主張逾期利息和違約金,但總計以不超過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為限。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第三十七條【自愿給付利息的處理】沒有約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以超過約定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違約金,且沒有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權益,借款人嗣后以不當得利要求貸款人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法第六條、第五十二條)
第三十八條【合理費用的限制】借款人向典當行借款,在借款合同約定利息之外,還約定手續費、綜合費等其他合理費用的,應予保護,但利息、手續費、綜合費等合計折算后以不超過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為限,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四條)
第三十九條【人民調解協議約定利率不當的處理】民間借貸糾紛經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達成協議,約定借款人支付的利率超過了年利率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借款人起訴請求變更為15%(或20%,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四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六條)
九、附則
第四十條【本規定的實施日期】本規定自 年 月 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同時廢止。本規定施行前本院頒布的其他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本規定施行后,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一審、二審案件適用本規定。本規定施行前已經審結的案件,不適用本規定再審。
(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司法解釋工作的規定》第二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秘書一處 2013年10月12日印發
: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的最新司法解釋
對民間借貸利息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參與人是指什么
2020-12-14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監事屬于董事會成員嗎
2021-01-05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