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內的還款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超過訴訟時效還款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雖然超過訴訟時效,但債務還是存在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綜上所述,訴訟時效內的還款是可以中斷訴訟時效的,之后也會重新開始計算蘇時效,對于出現了法定情況下的事由后訴訟時效是可以中斷的,當該事由消失以后那么訴訟時效是會重新開始計算的,已經進行的訴訟也會無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訴訟時效不適用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