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動還錢是否可以中斷訴訟時效?
可以中斷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具體的適用情況有哪些?
(一)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二)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者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
(三)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者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對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簽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負責收發信件的部門或者被授權主體;對方當事人為自然人的,簽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親屬或者被授權主體。
對于一方主動還款的行為,說明對方已經承認的相關債務和債權關系,當事人可以保留相關的證據,如還款時的記錄,或者簽字筆跡等,后期如果超出三年的訴訟時效的,可以提供相關證據來要求重新計算訴訟時效,以合法的提出訴訟。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駁回起訴是否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09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