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民間借貸現象十分普遍,但需要在一定的法律界限內才可行,否則則會涉嫌違法犯罪,甚至是非法集資。所以許多民眾都對于非法集資及民間借貸具有強烈的了解需求。那么,民間借貸非法集資的區別有哪些?下文將會詳細介紹。
民間借貸非法集資的區別有哪些?
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見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因借貸產生的抵押相應有效,但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相關利率。民間借貸是一種直接融資渠道,銀行借貸則是一種間接融資渠道。民間借貸是民間資本的一種投資渠道,是民間金融的一種形式。
根據《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同時根據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息可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護。
按照國務院247號令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
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罰。”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又規定:“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客觀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企業未經有權批準的機構審批,向社會上不特定的公眾(較為廣泛的群體)吸收存款。而合法的民間借貸則是企業向特定的公民借款。在這里,“特定的”和“不特定的”對象是區分合法與非法的一個重要界限。
總體來說,民間借貸只要在一定的利率范圍內,國家都是認可的。超過法律界限則也不一定就是非法集資。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即是否針對特定群體進行集資活動。所以,人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認清非法集資特征,以防違法犯罪。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