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借貸管轄權怎么確定
1、2015年9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后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2、什么是“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進一步解釋,民間借貸是一個雙務合同,出借人的義務是將約定借款金額的貨幣交付給借款人,借款人的義務是按照約定還款期限將約定借款金額及其利息以貨幣形勢交付給出借人,因此民間借貸糾紛中“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可能是出借人所在地,也可能是借款人所在地。結合《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對于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原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轄權。這較以前規定由債務人住所地法院管轄作出了較大的改變。
二、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怎么辦
換言之,接收貨幣一方是否僅指住所地,是否包括經常居住地?
按照通說理解,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正確、適當地完成合同中規定的雙方因承擔的義務行為,合同的履行地點即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的地方。在借貸合同中,存在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一是貸款人按約定向借款人支付貸款的履行行為,二是借款人按約定向貸款人償還借款的履行行為。而這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受貨幣一方”,支付貸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借款人,而償還借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貸款人。
從《民訴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和第二十二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可知,根據一般的管轄原則,無論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還是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均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借貸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規定在我國正在發生變化,以2015年9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為分水嶺。在該司法解釋正式實施之后,一般就民間借貸產生糾紛的,可以去合同履行地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無法取得合同履行地的,那么可以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民間借貸借條的有效期是多久?
民間借貸債權轉讓協議怎么寫
民間借貸糾紛的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機構包括那些
2021-01-29手臂骨折工傷定級應為幾級
2021-02-28醫療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范本
2020-12-13申請行政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質疑公攤面積怎么辦
2021-01-30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