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規定,當事人申請先予執行時,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規定,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這是在規定的基礎上,根據勞動關系的特殊情形,作出的進一步規定。勞動者是勞動關系中的弱者,之所以要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也往往是別無其它的選擇的情況,迫于無奈之下做出的左后選擇。一般情況下,勞動者在申請仲裁時,勞動報酬、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等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拿到了,生活已經發生了困難,在這種時候,如果還讓勞動者提供擔保,勞動者是難以提供的;如果因為勞動者不能提供擔保,而取消了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的權利,會讓已經生活困難的勞動者雪上加霜。因而,規定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可以不提供擔保,是符合我國勞動關系的實際情況的,也將是緩和勞動關系矛盾的一種有效方式。更有有利于勞動者維護自身的權益。
相關: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對這一規定應做如下理解:
1.上述勞動爭議案件中用人單位的舉證責任重大,如用人單位對其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的事實不能舉證或舉證不力,就將承擔不利的后果。
2.上述舉證責任的規定,是法定舉證責任的規定,并未完全免除勞動者的舉證責任,在法定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的事實之外,對其余的事實,仍然由當事人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來承擔舉證責任。即便是用人單位承擔法定的舉證責任,如果勞動者對法定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的事實提出反駁,也需舉證并承擔舉證責任。
法律規定勞動爭議案件中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由用人單位承擔法定舉證責任,目的主要在于從公平角度出發,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加大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總之,如果你有類似問題的,建議咨詢專業的律師解決,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傷害,在最大限度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需要提供擔保的,建議找相關的律師處理協商。很多時候,如果你有類似問題時,自己查找法條也是不錯的選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有沒有期限
2021-03-10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