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B公司因拖欠A公司貨款120萬元不還,被A公司起訴至法院。法院判決B公司償還A公司貨款120萬元并賠償損失。因B公司未按時履行判決,A公司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由于在法院執行期間,A公司獲悉C公司欠B公司貨款100萬元未還,遂以B公司怠于行使對C公司的債權為由,向C公司所在地的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要求C公司代B公司償還貨款100萬元。
[分歧]
本案中,A公司能否在法院對B公司的執行期間以B公司怠于行使對C公司的債權為由,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存在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本案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解釋》)第15條“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后,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的規定,A公司可以C公司為被告,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要求其代為償還B公司所欠的貨款。
第二種觀點認為,A公司對C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不符合代位權訴訟的立法本意,不具備代位權起訴的條件,故在法院對B公司的執行尚未終結的情況下,A公司不能對C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代位權訴訟是一項訴訟救濟制度,其目的是在債務人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并對債權人造成損害時,債權人直接向次債務人提起訴訟,請求次債務人清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使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受到及時、有效地保護。《解釋》第15條規定,僅適用于訴訟階段。根據立法本意和方便、經濟訴訟原則,以及一事不得二訴原則,本案不具備立案條件。
第一,因A公司的申請,法院對B公司已采取執行措施,并仍在執行過程中。A公司的債權已由法院判決確定,但B公司是否有履行能力、能夠履行多少義務,均尚不確定。
第二,代位權訴訟是為了經濟、快捷,及時、有效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而不是為了給債權加“雙保險”。如果法院受理A公司的代位權訴訟,則意味著允許一個債權同時請求兩個法院進行司法保護,是很荒唐的。
第三,假如法院做出C公司代位清償對A公司的債權的判決,那么,就形成一個債權兩份判決,在C公司不履行判決時,A公司又可憑該判決申請對其強制執行,必然形成新的糾紛,導致法律關系混亂,有損于法律的嚴肅性。
綜上,在法院執行期間,A公司不能對C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有管轄權的法院也不應當受理該代位權訴訟案件。A公司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根據有關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執行的規定,向法院申請,要求C公司向自己履行其對B公司的到期債務。在法院查明B公司確實無財產可供執行,作出裁定終結執行后,A公司才可以依法提起代位權訴訟。
王斌魏煥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需要還定金嗎
2021-03-17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