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會公開審判的形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一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第一百八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二、刑事審判的特征
(一)被動性。即不告不理,沒有起訴就沒有審判。
(二)獨立性。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審判組織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獨立性。
(三)中立性。對于訴訟雙方來說,人民法院在審判中處于超然中立的地位。
(四)職權性。法院有義務、有權力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
(五)程序性。審判活動應當嚴格遵守法定程序。
(六)親歷性。裁判者必須親自聽審,遵循直接言詞原則。
(七)公開性。審判活動應當公開進行。
(八)公正性。以公正的程序最大限度地實現實體公正。
(九)終局性。法院的生效裁判對于案件的解決具有最終決定意義。審判是現代法治國家解決社會糾紛和爭端的最后機制。
三、最高人民法院為什么要開通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
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全國法院司法公開工作推進會,并制定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推進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司法公開平臺建設的目標任務。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開通了中國裁判文書網,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司法公開的意見和規定,在全國確定了200個司法公開示范法院,開通了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和微信,這些舉措充分顯示了人民法院堅持陽光司法、推進司法公開的信心和決心。
審判流程公開是實現司法民主的重要載體。司法民主的實現需要人民法院和人民群眾能夠充分地雙向信息互通和互動,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的主要功能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它的建成運行,一則使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能夠依法、全面、主動、及時地公開,破除司法神秘主義,使司法過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將司法權力置于陽光下運行;二則使人民群眾更加方便地參與司法過程,為方便案件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提供了便捷、實用、可靠的渠道。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
2020-12-04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應該參照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標準
2021-03-03沒有“一書四方案”就征地違法嗎,該怎么辦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