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公開救濟
由于將審判公開限于狹義上的審判階段,筆者在此只討論公訴案件審判階段對審判公開權利的救濟情況,主要依據《憲法》、《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
根據《憲法》第125條和《刑事訴訟法》第11條、第188條、第285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有特別規定的外,一律公開進行。因此,我國法律從總的原則上確立了法院的公開義務、當事人享有將案件向社會公眾公開的權利。作為對這一權利的保障,我國《刑事訴訟法》、《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的相關規定,對于在二審程序中發現一審違反公開審判規定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如果在再審程序中發現有“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應當再審,也即,在審判違反公開的相關規定并影響了案件公正裁判的,法院可以決定再審予以救濟。
從具體的審判階段看,對公開審理的案件在庭前公開上,辯護人可以閱卷,法院也會在審前通過網絡、法院宣傳欄、公告牌等公開案件情況,但當前辯護人的閱卷難、取證難、會見難已成為刑事訴訟的頑疾,庭前公開非常不足,且沒有相關救濟。
在庭審公開上,相關法律要求所有的證據必須經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否則不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由于我國的刑事上訴無需具名任何理由,似乎可以為被告人對庭審中的證據、事實不公開或公開不足的救濟提供了途徑,不過從二審審查的內容和作出的處理來看,二審法庭關注的重點在案件的實體公正而不是在庭審程序上公開與否及程度如何的問題。因此,庭審上的證據、事實公開不足或不公開仍沒有救濟。
在庭后公開上,所有案件都要公開宣判是法律明確的要求,控辯雙方可以獲得包括法官認定的案件事實、采用的相關證據、援用的相關法律、被告人最終刑事責任的確認及其過程的推理與解釋的裁決書;對有條件的法院建立的有關審判工作的聲像檔案,當事人可以根據相關規定查閱和復制。近些年,盡管裁決書的說理有所強化,但說理不足仍是較為普遍的現象,而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救濟規范。
對于二審程序,根據我國當前的相關法律及其解釋,也應當“開庭審理”,即被告人原則上享有審判公開的權利。但真正必須開庭的只限于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對于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可見,被告人的審判公開權利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在司法實踐中形成了以調查訊問式審理為主、公開審理為輔的二審程序。當然相關的司法解釋積極鼓勵開庭,并提出“應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開庭審理”的基本要求。不過限于兩審終審制,二審沒有遵守公開的相關規定,目前也沒有救濟。對于二審的其他過程中的具體公開問題,第二審程序大部分參照第一審程序進行,與第一審程序中存在的問題基本相同。
對于再審程序,因為再審程序是沿用原來第一審程序或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的,與一審、二審程序基本沒有差異。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再審案件開庭審理程序的具體規定》的解釋,對再審程序的公開存在一些不同的規范。關于公開的情形中,該規定第5條增加了“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加重刑罰的”時必須公開審理的情形,同時在第6條增加了諸多可以不開庭的情形。不過,如果再審程序適用第一審的,對違反公開規定的,當事人還可以在二審再審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救濟,如果再審程序本身就是適用二審程序,則與普通程序中的二審一樣,沒有相應的救濟。
總的來說,在審判工作中貫徹公開審判制度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公開審判是裁判公正的保障。由于法律關于公開審判的制度的規定并沒有得到認真的遵守,不僅導致公正的程序不能實現,而且因為審判公開不落實,許多案件的裁判采取了暗箱操作的方式,審判也缺乏應有的監督,司法腐敗現象也由此得到蔓延和發展。可以說裁判不公司法腐敗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法定的公開審判制度未能得到認真遵守造成的,當前在審判方式改革中,落實公開審判制度與其說是改革原有的審判方式通過公開審判,變“暗箱操作”為向社會公開,使法官眾目睽睽之下進行審判和裁判,堵塞了各種徇私枉法和腐敗的渠道,切斷了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非正常聯系途徑,并極有利于人民群眾對法院的監督。
第二,貫徹公開審判制是實現程序公正的重要措施。公開審判不僅是法定的正當程序,而且是與其他的法定的程序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例如程序的公開性,要求公開審判案件的法官當事人應有權對主審法官依法提出回避的請求,當事人在法庭上舉證、質證、認證及辯論的程序、裁判的結果應當在法庭上公布等等這些正當程序都可能因為公開審判制度而不能認真實行而難以采用。尤其是公開審判不僅與其他程序聯系在一起,而且是整個程序制度的核心。例如,廣泛推行公開審判與民事訴訟辯論原則的采用是聯系在一起的。民事訴訟辯論原則要求法院不能以當事人沒有主張的事實作為裁判的事實根據,法院應將當事人沒有爭議的事實作為裁判的事實根據,院對證據事實的調查,只限于當事人雙方在辯論中提出的事實。因此經濟民事案件實行公開審判,應采納辯論原則,主要由當事人舉證和辯論,從而達到公開審判的效果。
第三,公開審判是樹立司法的權威性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過公開審判,在法庭上講清事實、說明是非、極大的保障了裁判的公正性,樹立了法官和法院“講理、公正、廉潔的形象”事實是由證據證明的,由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是最有效的澄清事實的方法,而當事人舉出的證據必須在法庭上進行公開查證核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并在法庭通過當事人的辯論,進一步澄清事實,相反如果不是在法庭上當面認證和質證,而是由法官取證,難免出現暗箱操作,甚至出現造假案、收集假證據的情況,冤錯假案難以避免。另一方面,公開審判也為鍛煉法官的業務能力提供了條件。
第四,公開審判是滿足公民知情權的必要措施,在現代民主法治國家,實行公開審判也是民眾對審判活動的知情權的要求,廣大民眾既然享有對司法的監督權,也應當享有對訴訟過程了解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知情權,民眾了解審判過程才能知法懂法,并能夠相信審判是公正的,而司法機關有義務滿足公民的知情權。
第五,實行審判公開,可以密切法院同群眾的關系,增強審判人員的責任感,防止發生違法亂紀現象。第六,實行審判公開,可以充分發揮審判的教育作用,擴大辦案的效果和影響,教育犯罪分子認罪服法,教育廣大群眾積極同犯罪作斗爭,預防犯罪,減少犯罪。
綜合上述的回答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公開審判是裁判公正的保障,貫徹公開審判制是實現程序公正的重要措施而且公開審判是樹立司法的權威性的重要方式以及是滿足公民知情權的必要措施。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
2021-02-03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2021-03-08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治安管理處罰有哪些種類
2021-01-04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