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訴人申請回避由誰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關于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的問題,根據公安機關的有關規(guī)定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28條或者第29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而回避的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可以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負責人、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其是否有效。
在法庭審判中,如果當事人申請公訴人回避由檢察長決定的。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具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可能影響刑事案件的公正審理,而不得參加對該案進行的訴訟活動的一項訴訟制度。人民法院審判人員的回避,旨在確保法官、陪審員在訴訟中保持中立無偏的地位,使當事人受到公正的對待,尤其獲得公正審判的機會。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三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在審判活動監(jiān)督中,如果發(fā)現人民法院或者審判人員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出席法庭的檢察人員發(fā)現法庭審判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應當在休庭后及時向本院檢察長報告”。“人民檢察院對違反程序的庭審活動提出糾正意見,應當由人民檢察院在庭審后提出”。據此,出庭支持公訴的公訴人對于法庭組成人員違反回避規(guī)定的,在現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內,只能在休庭后向本院檢察長報告,由人民檢察院在庭審后提出糾正意見,而不得在庭審中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對公訴人申請回避由誰決定相關內容,如果要申請公訴人員回避的,是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來決定的,滿足回避條件的,應當回避。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guī)定
2020-11-25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勞務派遣職業(yè)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失業(yè)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保監(jiān)會等發(fā)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關于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
2021-01-22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候應該進行聽證程序
2021-03-19遇到房屋拆遷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