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不支持抗訴怎么辦
可以看是否違規,違規的話可以向檢務督察部門反應。
根據《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終止審查:
(一)申訴人撤回申訴,且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人民法院已經裁定再審的;
(三)當事人自行和解的;
(四)應當終止審查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三條人民檢察院決定終止審查的案件,應當向當事人送達《終止審查決定書》。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抗訴決定:
(一)申訴人在原審過程中未盡舉證責任的;
(二)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存在錯誤或者違法的;
(三)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證據屬于當事人在訴訟中未提供的新證據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確有錯誤,但處理結果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當事人權利義務影響不大的;
(五)原審違反法定程序,但未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六)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抗訴條件的其他情形。
不予抗訴應當制作《不抗訴決定書》,終止審查決定應當向當事人送達《終止審查決定書》。
人民檢察院對于下列案件可以提出抗訴:
1.對于認定事實不清楚,證據不充足的案件。如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所認定的事實不清楚或者有錯誤,用以認定事實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據前后矛盾,證據與證據之間互相矛盾,判處的結論與證據不相符合等等。
2.對于原審判決、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錯誤,或者是定性不準,混淆了有罪與無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或者是判刑畸輕畸重,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
3.嚴重違反訴訟程序。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使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受到了侵犯。例如,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應當回避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沒有回避。未依法為盲、聾、啞、未成年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合理怎么辦
2021-02-20營業房拆遷時,如何提高補償
2020-11-24從《城鄉規劃法》看違章建筑
2020-11-14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07紫金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