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的個人隱私包含他們的工資嗎
2020-12-12擬征地告知書是法定程序嗎
2021-01-03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怎么辦理涉外結婚手續
2021-03-11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