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及效力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力。
同時履行抗辯權又稱不履行抗辯權或履行合同的抗辯權,它是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在它方未做出對待給付之前,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性質上屬于延期的抗辯權或一時的抗辯權,其功能主要有兩個:擔保自己債權之實現和迫使他方履行合同。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制度,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法律都確立了此項制度,我國新合同法第60條也對此作了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未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該條確立了我國合同履行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效力:
一、買賣合同
雙方合同同時履行抗辯權主要適用雙務合同,在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若一方未履行,另一方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然而雙務合同總的概括,具體地講包括以下幾種:
買賣合同是典型的雙務合同;其法律特征為:a、賣方須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歸買方;b、買方須向賣方支付相應的價款;c、買賣合同為諾成性雙務合同;根據以上特征我們可知出賣人(賣方)與買受人(買方)一些主要的對等權利義務,即買受人對于出賣人負有交付價款的義務,出賣人對買受人則負有交付標的物及轉移所有權的義務。一方的義務是他方的權利,他方的義務亦是一方的權利。據此權利義務的對等性、關聯性、牽連性、是典型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然而還有另一種合同,即供貨合同,但供貨合同有長期與短期之分,在長期供貨合同中,基于時間長、雙方當事人之間比較了解熟悉彼此間的交易習慣,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可以保留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此合同中有分期支付價款一說,學理上認為是準雙務合同,根據雙方合同的特征來看,如果當事人在某個時期不履行,則構成對全部合同的不履行,一方交付了標的物另一方不支付價款,則交付的一方可以援用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供貨。在了解了長期供貨合同的實質要件后,則短期供貨合同在此就不必多說。
二、租賃合同
租賃合同也是雙務合同的一種,其法律特征為:a、出租人須將財產交付承租人使用,但不轉移所有權,這一點是與買賣合同的根本區別;b、承租人須向出租人交付租金;c、承租人于租賃關系終止后須將原租賃物返還給出租人;d、租賃合同具有臨時性;e、租賃合同為雙務合同、有償合同、諾誠合同。中國《合同法》規定,在房屋租賃合同中,支付租金和修繕房屋都屬于租賃合同的主要條款;因此一方違反其中的一項義務時,另一方可以使用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承租人未支付租金時,出租人不得以此為理由,要求取回已經交付的租賃物(房屋);因為租賃人只有在租賃關系屆滿或終止時才負有返還租賃物的義務。不過一方違反了他方不具有對價關系的義務時,不能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譬如,承租人為保養租賃財產曾支付過一定的維修費用,為了要求返還費用而使用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返還租賃物顯然不適當。因為返還費用和返還租賃物之間不能成立對價關系。
三、承攬合同
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提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定作人接受承攬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并給負約定的報酬的協議。如果當事人沒有特別的約定,則承攬人在完成一定的工作或完成工作的主要部分并向定作人交付了定作物后,才能獲得報酬。對于定作人來說,他接受的定作物期限,也就是他支付報酬或價款的期限;如果承攬人沒有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則定作人可以使用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支付報酬或價款。若承攬人是瑕疵履行即交付的定作物或完成工作成果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而定作人不同意使用的,應有承攬人負責修整或調換。若經過修整或調換以后仍不符合合同規定的,定作人有權拒收并援用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支付報酬或價款。
通過對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概念解釋,以及法律賦予其的效力,我們應該清楚的了解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在哪些方面具有法律效力,從而更好的使用這一權利,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建設征地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07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