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刑復核程序有利于貫徹少殺方針
中國對死刑適用歷來采取謹慎的方針,堅持少殺,嚴格控制殺人的范圍。為了貫徹黨和國家這一刑事政策,刑法從實體法的角度嚴格控制了死刑的適用范圍。如《刑法》第43條規定:“死刑只適用于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2年執行,實行勞動改造,以觀后效。”《刑法》第44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別嚴重,可以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死刑復核程序,則從程序上保證了死刑判決符合實體上的規格和條件。實踐證明,死刑復核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刑法中關于死刑適用范圍規定的貫徹執行,有利于保證穩、準、狠地判處少數罪大惡極、非殺不可的犯罪分子的死刑,使之受到最嚴厲的法律制裁。同時,又能堅持少殺政策,對可殺可不殺的堅決不殺;對罪該處死,但又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犯罪分子,通過復核,判處其死緩,給予犯罪分子一個悔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這無論對國家、對社會還是對犯罪分子本人來說,都是有益的。
2.死刑復核程序有利于防止錯殺
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正確適用死刑,可以有效地打擊犯罪和保護人民。錯殺,不僅給無辜者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有失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人死不可復生的道理,要求司法機關必須準確無誤地適用死刑,體現在《刑事訴訟法》上,立法者不但把判處死刑第一審案件的審判管轄權統一收歸中級以上人民法院行使,而且在訴訟程序上,對判處死刑的判決設置一道復核程序,使一切判處死刑的判決或裁定在上訴期限過后或在兩審終審后都不發生法律效力,待最高審判機關或其授權的審判機關再次審核批準后方可發生法律效力,交付執行。這樣做,不僅能夠使死刑適用標準掌握得準確,而且,通過復核,總結經驗,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對于法律的理解和執行也趨向統一和平衡,從而最大限度地確保死刑判決或裁定的質量。可見,死刑復核程序是從審判程序上防止錯殺的一種有力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1-02-18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保障房資金可以用于征地拆遷嗎
2020-12-08洛陽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3宅基地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
2020-12-20承包的水庫被強行征收相關法律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