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死刑復核程序發展的回顧
死刑因其極端的嚴酷性和不可回復性,歷來受到嚴格的限制和控制。目前世界上已有109個國家廢除了死刑,我國在死刑存廢問題上堅持不廢除死刑,但要以從嚴控制死刑的適用以及少殺、慎殺、防止錯殺為政策。這一政策在實踐中的體現是我國不僅在實體法上對死刑的適用進行限制,而且在程序法上也做出了特別的規定,這就是死刑復核程序。死刑復核程序是二審終審的例外,對于死刑案件,除了要經過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外,還必須經過死刑復核這一特別程序進行復查。死刑復核程序的核準權,包括死刑立即執行的核準權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核準權。我國1979年通過的第一部刑法、刑事訴訟法基于嚴格控制死刑、慎用死刑的立法思想規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法核準。
1954年頒布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1條規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其中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對于死刑案件的終審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服,可以申請上一級人民法院復核:基層人民法院對于死刑案件的判決和中級人民法院對于死刑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上訴,不申請復核,應當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后執行。死刑案件的復核和核準權根據不同情況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這在當時基層人民法院依法有權判處死刑的情況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才有核準權,要求是相當高的。[1]
1956年以后,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的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這種情況,1957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定,今后凡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核準。這樣,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的核準權統一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不再擁有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核準權。
在1983年“嚴打”中,為從重從快打擊犯罪分子,全國人人常委會通過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最高法在必要時,可將“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的案件”的復核權,授權省級高法院行使。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毒品犯罪日益猖撅,應禁毒斗爭的需要,最高法又從1991年起,先后將販毒案件的死刑復核權下放到廣東、廣西等6省區高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