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因借款人借錢之后用于非法途徑而牽連出借人的情況比比皆是,于是有的出借人在借款的時候就會與借款人約定借錢的用途。那,從法律角度分析,究竟借錢用途需不需要約定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借錢用途需不需要約定
(一)我國合同法相關條款中規定,借款合同的內容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也就是說,借款用途是借款合同的基本條款之一,但不是必備條款。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二)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用途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作用:
1、出借人可以監督借款人使用借款情況,發現借款人擅自改變借款用途的,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這對保證借款資金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2、借款人如果虛構借款用途或者隱瞞借款用途而騙取借款的,有可能涉嫌詐騙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出借人最好與借款人約定借款用途,以保證借款資金安全。同時在必要時候,可以追究惡意借款人刑事責任。
二、個人借款需要約定用途嗎
借款要不要約定用途,要看法律對借條等借款協議內容的要求,而按照一般的經驗,借條只要包括了出借人、借款人、借款金額、借款時間等主要內容即為合法有效。規范的借條應具備如下內容:
(一)應寫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二)應寫清楚借款金額,包括大寫和小寫的金額;
(三)應寫清楚借款時間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確的借款期限;
(四)應寫清楚還款的具體年月日;
(五)應寫清楚借款的利息,應有明確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終應支付的借款利息總額(包括大寫和小寫金額)等約定;
(六)應寫清楚借款本息償還的年月日時間及付款方式;
(七) 應有借款本人親自簽章、手印或親筆書寫的簽;
(八)約定用途。
借錢用途需不需要約定?這需要當事人結合實際的情況作出分析出來,當然保險起見,最好還是就借錢用途做出一個約定,避免出借人日后承擔什么不利的后果。當然,是否約定借款用途,這并不是法律中規定的借貸關系生效的必備要件。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銀川律師。
借款違約金上限怎么算
法律保護的借款利息是多少
借款人不還款承擔什么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范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