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一、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在我國,抗訴是法律授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法律監督權。對于人民檢察院而言,具備以下六種情形就應當提出抗訴:
1、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法律事實不清,指控犯罪證據不足;
2、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而卻被判無罪,或者使無罪的人受到法律的追究;
3、適用法律錯誤使重罪輕判、輕罪重判;
4、對被告人的罪名認定有錯誤,一罪判數罪或者數罪判一罪,導致量刑畸輕畸重;
5、在沒有法定的免除刑事處罰或者適用緩刑的條件下,對被告人免除刑事處罰或者適用了緩刑;
6、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嚴重違反訴訟程序。
第二種情形是《刑事訴訟法》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理由主要有四個方面:
1、出現了新的證據證明原審法院判決、裁定認定的犯罪事實確實有錯誤;
2、認定犯罪的主要證據不充分、不確實或者是證明犯罪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相互矛盾不能排除;
3、原審法院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上出現錯誤;
4、有證據證明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為。
二、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于下列案件可以提出抗訴:
1、對于認定事實不清楚,證據不充足的案件。如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所認定的事實不清楚或者有錯誤,用以認定事實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據前后矛盾,證據與證據之間互相矛盾,判處的結論與證據不相符合等等。
2、對于原審判決、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錯誤,或者是定性不準,混淆了有罪與無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或者是判刑畸輕畸重,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
3、嚴重違反訴訟程序。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使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受到了侵犯。例如,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應當回避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沒有回避。未依法為盲、聾、啞、未成年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可以抗訴的情形有哪些”問題進行的解答,可以抗訴的情形包括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法律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使重罪輕判、輕罪重判、量刑畸輕畸重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有什么內容
2020-11-2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