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下城區律師 渦陽縣律師 肥鄉縣律師 磁縣律師 余杭區律師 斗門區律師 海陵區律師
隨著商業銀行市場化程度的增加,個人向銀行申請貸款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為了更好地保護借貸雙方的權益,防范借款合同的風險,這就需要當事人在實際簽訂銀行借款合同的時候能夠注意其中的一些事項,那到底簽訂銀行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事項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簽訂銀行借款合同要注意什么事項
近年來,隨著社會法律意識的增強,借款人對借款合同的內容也越來越關注。簽訂借款合同是貸款發放的一個主要環節,它是對簽約雙方產生法律約束力的標志。根據合同法規定,合同的簽訂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簽訂銀行借款合同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借款合同要由借款人填寫。
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借款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雙方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內容、條款達成合意的,借款合同即告成立。
銀行合同一般都是格式合同,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也就是銀行,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立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因此,借款合同應由借款人填寫,可以讓借款人理解合同內容、條款,銀行對條款負有解釋的義務,這樣可以防止因理解不同發生糾紛。
(二)借款人需要明確借款用途。
借款人的借款用途關系到銀行的風險以及審核是否通過,借款人應在合同上注明借款用途并且按照借款用途使用借款,這樣可以使銀行以及擔保人知道借款的真實用途,對保護擔保人的權益而言更為公平。
(三)簽訂合同后要注意履行方式。
在實踐中,提前還貸的現象越來越多,而是否同意借款人提前還貸銀行可以根據貸款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貸款行向借款人收取補償金是一個總體原則,根據單貸款質的不同以及借款人的實際情況可予以適當減免。
二、個人貸款還款方式有哪些?
目前,大多數銀行普遍提供的還款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等額本息還款。這是目前最為普遍,也是銀行推薦的還款方式。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額償還貸款本息,即把貸款的本金總額與利息總額相加,然后平均分攤到還款期限的每個月中。
采用這種還款方式,每月還相同的數額,操作方便,每月承擔相同的款項也方便安排收支。這種還款方式適合收入穩定的借款人,它的缺點是由于利息不會隨本金數額歸還而減少,銀行資金占用時間長,還款總利息相對較高。
(二)等額本金還款。這也是目前銀行較為普遍的還款方式。借款人將本金分攤到每個月內,同時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還款日之間的利息。這種還款方式總的利息支出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較多,還款負擔逐月遞減。
這種還貸方式適合目前收入較高,但是已經預計到將來收入會減少的人群。
(三)一次性還本付息。銀行對這種還款方式的規定是,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下的,實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但選擇這種還款方式銀行審批會更嚴格,一般只對小額短期貸款開放。這種還款方式,操作很簡單,但是適用性不強。
(四)按期付息還本。借款人通過和銀行協商,為貸款本金和利息歸還制訂不同還款時間單位。即自主決定按月、季度或年等時間間隔還款。實際上,就是借款人按照不同財務狀況,把每個月要還的錢湊成幾個月一起還。不是所有銀行都有這種還貸方式,這個方式適用于收入不穩定人群。
除此之外,不同銀行根據不同性質的貸款可能還提供一些獨有的還款方式。
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在因為一些原因而向銀行申請借款的時候,此時銀行方面為保障申請人日后無法還款,通常都得要求申請人提供財產進行擔保。要是到期無法還款的話,就會對擔保物進行拍賣,獲得的價款進行優先受償。當然,此時,當事人簽訂銀行借款合同的,也要將擔保的內容一并寫入在內。
民間借款欠條怎么寫才有效
民間借款糾紛起訴書范文
員工與公司借款糾紛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交稅嗎
2021-02-25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