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經調研發現,現行刑事訴訟簡易程序存在以下問題:
一、適用率低,分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目前,大部分基層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率不足50%,離發達國家90%以上的簡易程序適用率存在較大差距,繁簡分流效果不佳,不利于司法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模式單一,實際適用范圍狹窄。一是刑事簡易程序局限于一審程序,而在審級和上訴程序上與普通程序并無區別,實質上只是一種簡化審理程序的模式;二是雖然對于簡易程序適用的條件“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幾乎包括了我國刑法的全部罪名,但是“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條件又限制了簡易程序的適用。三是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比較嚴格,必須獲得控審雙方的同意,同時,對于共同犯罪、少年犯罪等能否適用簡易程序的認識不統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簡易程序適用的范圍。
三、被告人程序選擇權的缺失。立法中沒有規定被告人對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的適用選擇權,檢察機關在建議適用簡易程序時不必征求被告人、辯護人的意見,更不需要與之達成合意,沒有體現被告人訴訟主體地位和權利配置。
四、公訴人不出庭影響法院中立地位。《刑事訴訟法》第175條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席法庭”。實踐中,絕大多數情況下,檢察院并不派員出庭支持簡易程序的公訴,法官既承擔審判職能又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控訴職能,容易使被告人產生對抗情緒。同時,如果被告人當庭表示異議輕微,沒有轉為普通程序,公訴人不出庭,無法實現控辯雙方的法庭辯論,損害了被告人的質證權。
對此,筆者建議:
一、擴大簡易程序適用范圍。刑法分則對犯罪規定的刑罰幅度,有相當一部分犯罪是以有期徒刑五年作為劃分量刑幅度的標準。將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擴大到“依法可能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公訴案件”,以便進一步充分發揮簡易程序快捷、簡便、節省的優越性,進一步做到繁簡分流,有利于按普通程序審理嚴重犯罪的審判質量的提高。
二、在指定辯護的對象中增加簡易程序被告人。《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公訴人出庭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由于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公訴人可以不出庭,被告人往往不具備獲得法律援助的條件。實踐中,被告人認罪是簡易程序的前提條件,法律知識的缺乏使部分被告人對自己犯罪行為的法律后果以及認罪的法律后果缺乏法律的理解和預測,律師的參與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程序的簡化應該加強辯護權的行使,應該增加“為適用簡易程序的可能被判處剝奪自由刑的被告人指定辯護人”的規定,以切實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增資后注冊資本怎么算
2021-03-02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