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法上存在著缺陷
律師參與刑事辯護的訴訟權利得不到保障而且易受刑事追究,與我國立法上對律師權利保護不充分有直接的聯系。首先,從現行的《律師法》來看,規定律師權利的條款寥寥無幾,而涉及律師權利限制,律師法律責任的禁止性、義務性條款卻占了一半以上;其次,《刑法》第306條關于“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證據,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的規定過于原則,使律師極易可能因法律對“幫助”“引誘”無明確的規定而無端地受追究刑事責任的威脅。尤其是該規定把律師作為偽證罪的特殊主體是在立法上對律師的一種歧視,使人產生律師更容易犯偽證罪的嫌疑。再次,立法上沒有具體規定辯護律師行使訴訟權利的保障措施,對侵犯辯護律師訴訟權利的行為缺少制裁。這些也影響到律師訴訟權利的行使。
2.有關司法人員存在的權力意識和傳統訴訟觀念
刑事訴訟活動中司法人員行使司法權力與訴訟參與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是相統一、一致的。司法人員在行使權力的時候必須尊重、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但是,一部分司法人員的思想觀念難以轉變,把權力放在第一位,而對于訴訟參與人如辯護律師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保障則毫不在意,甚至濫用手中權力任意剝奪、限制律師的各種訴訟權利;對于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所體現出的訴訟民主、訴訟權利本位的價值取向,他們理解不深,仍然只是把法律當作打擊犯罪的工具,而沒有看到法律在保護訴訟參與人權利方面的作用。
3.我國的法律工作者缺少對法律文化統一體的認同
所謂法律文化統一體,是一種觀念,一種思想意識。它是指存在與所有法律工作者頭腦中的,對法律職業等法律范疇的一種思想上的統一認同。在英美法系一些國家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這三種法律工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法官、檢察官一般是從優秀的律師中挑選出來的,大部分法官、檢察官都有過做律師的經歷。因此,他們對律師的工作予以承認,在實踐中尊重律師、重視律師的意見,他們把律師看作是法律這一工作領域內的伙伴,而不是故意找錯誤的對手。
在我國,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分別按照不同的組織體系產生,實踐中律師一般日后也難以成為法官、檢察官。而且我國的法官、檢察官工作權利享有充分保障,不需擔心干得不好會被撤職。因此實踐中部分司法人員對律師的工作不予以認同,不重視律師的意見,甚至阻撓律師的正常工作。這都根源于缺少對法律文化統一體的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拆遷賠償房產能強制執行嗎
2020-11-28拆遷后遇到房價波動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1-03-07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農村養殖戶的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2農村拆遷賠償條款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2020-12-23拆遷安置房離婚分割怎么進行
2021-02-13我們普通人在面對強拆時怎么辦
2021-01-0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于拆遷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1-01-16廣州舊城改造將推三種模式
2020-12-16新華區舊城改造實現歷史性突破
2020-12-27武隆公業園區征地補償養老保險
2021-01-01拆遷政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