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簽訂借款合同時一般都會約定利息條款,但有時會因約定不明確或者利息條款有歧義而引發糾紛。那么為了避免糾紛,應該怎樣計算個人借款的利息呢?將個人借款利息計算清楚是債務人正確償還債務的前提。那具體而言,個人借款利息應如何計算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解讀。
一、怎樣計算個人借款的利息
個人借款合同中,利息條款的約定是合同的重要內容。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后要按合同的約定支付利息,這也是借款人的主要義務。但是,實踐中,對利息問題的爭議比較多,涉及問題較復雜,由于生活中個人借款合同的當事人之間本身具有的特定關系及合同的復雜性,使得利息條款的約定具有一定的隨意性。
例如有的明確約定了利息,有的就沒約定利息,有的僅僅口頭約定了利息,還有的約定不明確等情況經常出現,也有人把利率約定不明作為利息約定不明來處理。事實上,“利息”是債務人向債權人支付的貨幣報酬,合同法規定的利息是貸款人給予借款人的一種權利。
“利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貸款人付給借款人的利息數與借款數的比例。利息與利率的關系為:利息=本金×天數×利率。因此,利息與利率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當事人因利率發生爭議,并不必然導致利息約定不明。
二、個人借款利息應該怎樣計算
寫借條時,應要求借款人在借條上載明利息數額或者利息計算辦法(利率)。如果沒有約定利息數額和利率,則視為無息借款。利率應不超過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否則對超過部分法律不予保護。
目前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六個月至一年(含一年)”為5.31%,四倍則為21.24%。因而如果約定“月息兩分”的利率,換算成年利率為24%,即已略高于法定的最高民間借貸允許利率。約定利率時,應明確載明利率的具體表示方法。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怎樣計算個人借款的利息”以及“個人借款利息應如何計算”的相關內容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生活中,因借款利息引起的糾紛不在少數,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借貸雙方在簽訂借款合同時將利息條款約定清楚,若是不知道該怎么做,建議向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不慎遇到糾紛,那么建議請律師幫助您解決。
借款人欠錢不還跑了怎么辦
借款擔保期限是多久?過期了怎么辦?
民間借款的利息定多少受法律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