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案件的立案要件
公訴案件的立案偵查不應以受害人報案為基本要件
其實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且理由如下。
(一)公訴案件的立案不以受害人報案為先決條件
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刑事立案偵查是公檢法機關對自己發現的案件材料和控告、舉報、報案、自首等材料,依法審查并決定是否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起訴、審判的訴訟活動。也就是說即使受害人沒有報案,偵查機關根據自己發現的案件材料和其他控告、舉報,也依然可以啟動偵查程序,對案件進行立案前審查,以決定是否依法立案。舉報材料法
(二)公訴案件的立案以犯罪事實和刑責追究為基本條件
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立案審查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有犯罪事實,即必須存在已構成犯罪的基本事實;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即能夠對實施犯罪行為人定罪處罰。
那么如何認定構成犯罪的基本事實則需要從行為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是否觸犯刑律、應否受到科刑處罰等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而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法律依據就是我國刑法中關于犯罪構成的基本理論,即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的主體、犯罪的客體。
具體到貸款詐騙案件的本案中,其犯罪構成的犯罪主體系一般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系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犯罪的客觀方面系行為人違反貸款管理法規,實施了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且數額較大的行為;犯罪的客體系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行為人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本案中的犯罪客體即為國有財產的所有權和國家對銀行貸款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說行為人的行為符合我國刑法中有關犯罪構成了的理論就構成犯罪,反之,則不構成。
(三)公訴案件中受害人只有配合偵查機關偵查的義務
公訴案件中的受害人或許存在諸多原因,對造成自身損害的涉嫌犯罪的行為,選擇了沉默,但是,這種沉默不是法定的對犯罪行為不予追究的理由,也就是說公訴案件的受害人無權對犯罪行為應當行使國家公訴的權力進行處分。只要行為人實施犯罪的基本事實成立,且有可能受到刑事處罰,偵查機關在偵查過程中,作為受害人的一方就負有配合偵查機關還原事實真相的義務。
公訴案件報警人可以去消案嗎?
1、不可以。
2、《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八十三條經過偵查,發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一)沒有犯罪事實的;(二)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三)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四)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對于經過偵查,發現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不是被立案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夠刑事處罰的,應當對有關犯罪嫌疑人終止偵查,并對該案件繼續偵查。
3、《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百八十六條人民檢察院對于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作出不起訴決定前應當根據案件情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確定補充偵查的次數。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屬于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一)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二)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三)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四)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4、從2、3點可以看出,在公安、檢察院階段都不存在當事人提出撤銷案件就可撤銷案件的規定。
以上都是律霸網為大家提供的所有的資料的,當然或許有一些您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用的到的。但是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去仔細的閱讀和查看的。在這里小編想說的是,在生活中會有許多的無奈的苦楚的,我們都要學會去努力的面對,雖然會有點難受,但是我相信我們還是會熬過去的,即使我們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是我們還是會有所收獲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丁旭峰律師,河南駐馬店人,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常州律師協會會員,江蘇鼎國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擁有本科法律文憑和法學碩士學位文憑,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有著二十余年的豐富法學教學經驗和深厚法學理論功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合同關系、家庭婚姻、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有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實務處理經驗。業務領域:企業法律顧問、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人身損害、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辯護。聯系電話:15961442562;QQ:649205185;微信:15961442562;郵箱:649205185@qq.com
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