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轉讓是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
債務轉讓可以構成訴訟時效中斷,債權人將自己手中的債務轉讓給他人也有可能,只是在債務轉讓之后同樣會面臨糾紛,在糾紛無法處理的時候許多人會通過法律訴訟來進行解決。在處理債務轉讓的時候需要在規定的時間里面盡快的將其解決掉。
二、法律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根據這些規定,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債務的轉讓也是可能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的,但是在轉讓之前,必須要得到對方的同意。此種情形下導致的訴訟時效中斷,當事人是不能由于他人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而使得自己的權益和受到侵害,而向當地的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的。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申請調解是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仲裁法的受案范圍的情況
2020-12-23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履約保函有效期是多久,履約保險的風險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