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保障義務是指經營者應盡的在合理范圍內的使他人免受人身、財產損害的義務。那么保證安全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其概念及法律依據有哪些呢?請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保證安全義務的內容。
安全保障義務的概念及法理依據
根據《解釋》第6條第1款,安全保障義務是指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應盡的在合理范圍內的使他人免受人身、財產損害的義務。
安全保障義務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的免遭侵害的義務。旅店、車站、商店、餐館、茶館、郵電部門的經營場所,體育館、動物園、公園以及銀行、證券公司的營業廳等向公眾提供服務的場所,都屬于經營場所。對經營場所所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的主體,包括經營場所的所有人、管理者、承包經營者等對該場所負有安全保障義務或者具有事實上控制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
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的法理基礎是社會活動安全注意義務。社會活動安全注意義務由誠實信用原則派生而來的,它來源于德國法院法官從判例中發展起來的社會活動安全注意義務或者一般安全注意義務的理論。社會活動安全注意義務原先指維持交通安全而言。其后擴張于其他社會交往活動,以強調在社會生活上應負防范危害的義務,具體指“在自己與有責任的領域內,從事或持續特定危險的,負有義務情況采取必要的、具期待可能性的防范措施,保護第三人免于危險”的義務。
張教授認為經營者承擔安全保障義務的法理依據為:第一,收益與風險相一致的原則;第二,危險控制理論;第三,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由經營者承擔安全保障義務更加具有經濟性;第四,從社會學角度看,根據現代公司法社會責任理論,經營者是強勢群體,應盡到安全保障這一社會義務;第五,從世界立法思潮來看,讓經營者承擔安全保障義務是符合世界立法思想潮流的,筆者對此持贊同意見。
知識延伸:
經營者對于可能出現的危險應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配備數量足夠的、合格的安全保障人員。國務院1999年3月17日發布的《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23條規定,娛樂場所應當根據其規模配備相應數量的保安人員,而且保安工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合格,實行持證上崗。同樣,銀行、證券公司也應當在其交易場所設置保安人員;游泳場館應當在池邊設置救生人員,且配備的救生員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根據勞動部的規定,對電梯操作人員要進行培訓、考核,實行持證上崗制度;經營者必須安排消防值班人員、防火巡查員,而且消防值班人員、防火巡查員不得脫崗等等。
以上就是本次律霸小編帶給大家的有關保證安全義務的內容的相關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經營者保證安全義務的責任類型有哪些
保外就醫保證人的條件需要哪些
取保候審退還保證金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商標續展需要營業執照嗎
2021-02-19收養棄嬰有哪些流程及法律規定
2020-12-15打人致毀容賠多少錢
2020-11-19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往年贍養費能追訴嗎
2021-03-12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