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安陸市律師 定南縣律師 香洲區律師 桂平市律師 廣豐縣律師 海拉爾區律師 當涂縣律師
現如今,很多公司經營不周,最后不得不宣告破產。破產是有法律的,但是因為平日對相關領域涉及較少,所以對相關法律不是很了解。那么破產法關于撤銷權的規定有哪些?下面,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請仔細閱讀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新破產法對撤銷權是怎樣規定的
在新破產法草案中,首先,區分規定無效行為與可撤銷行為。將隱匿、轉移財產,捏造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債務的行為規定為無效行為;破產企業的董事、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利用職權獲取非正常收入和侵占企業財產的行為,也屬于無效行為。無論何時發現,管理人均應追回財產。
1、將撤銷權的構成期間根據不同行為的危害程度區分規定,并適當延長。如對債務人已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可撤銷的期間為受理破產案件前六個月內(但個別清償使破產財產受益的除外);對無償轉讓財產或財產權利,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或財產權利,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放棄債權等行為,可撤銷的期間為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一年內。
2、法院在受理破產案件后即指定管理人,所以,撤銷權在破產案件受理后就可以行使,有利于維護債權人權益。
二、撤銷權與無效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此外,新破產法草案中還對無效行為、可撤銷行為以及債務人已知或者應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仍然不合理地開支費用或揮霍財產的行為,規定了罰款和刑事責任(取消了不切實際的行政處分)。
三、新破產立法中的撤銷權與無效行為制度
在新破產法草案中,首先,區分規定無效行為與可撤銷行為。將隱匿、轉移財產,捏造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債務的行為規定為無效行為;破產企業的董事、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利用職權獲取非正常收入和侵占企業財產的行為,也屬于無效行為。無論何時發現,管理人均應追回財產。
其次,將撤銷權的構成期間根據不同行為的危害程度區分規定,并適當延長。如對債務人已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仍對個別債權人進行清償,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可撤銷的期間為受理破產案件前六個月內(但個別清償使破產財產受益的除外);對無償轉讓財產或財產權利,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或財產權利,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放棄債權等行為,可撤銷的期間為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一年內。
再次,法院在受理破產案件后即指定管理人,所以,撤銷權在破產案件受理后就可以行使,有利于維護債權人權益。
此外,新破產法草案中還對無效行為、可撤銷行為以及債務人已知或者應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仍然不合理地開支費用或揮霍財產的行為,規定了罰款和刑事責任(取消了不切實際的行政處分)。
四、企業逃廢債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利用公司分立方式逃廢債。
就是通常所謂的“大船擱淺,小船逃生”。在原企業基礎上分設若干新企業,改制時,將原企業的有效資產劃轉到新企業,債務保留在原企業,原企業并不破產關閉或注銷,而是留下一副空架子來應付債務。或者說在改制時,由企業集團公司將債務留下,卻設法將有效資產轉移給子公司,集團公司僅變為一個管理機構,不再直接從事經營,而以前所有的債務都由集團公司來承擔。
(二)利用承包、租賃和轉讓方式逃廢債。
有些企業將全部資產租賃給一個新成立的公司、其它單位或個人,原企業骨干人員隨之轉移到新企業去上班。新企業向原企業交租賃費,低廉的租賃費可能已使用或連職工基本生活費都不足,更別說償還欠款了,除非出現企業破產情況,否則法院也無法實際執行已租賃的資產。如果承包、租賃給個人,會造成企業短期行為嚴重,拼資產、拼設備、拼消耗,以求在短期內迅速獲利。作為貸款物資保證的企業資產不斷減少,而我們對信貸資金的監管轉而間接面對承包者個人,這些個人對貸款的本金利息不負任何責任,極大地削弱了我們的監管力度。企業在最后破產無法實現的情況下,便通過變賣設備和土地的辦法獲得資金,但在轉讓中卻往往并不安排償還貸款,造成實際上的逃廢債。
(三)利用對外投資方式逃廢債。
經營者將企業主要的生產設備、廠房、樓宇等有效資產抽逃,投資組建新的有限責任公司,把債務和不良資產留在原企業。結果新公司有資無債,原企業有債無資,只剩一塊牌子,一個法定代表人承擔債務。等到我們索債時,對于所欠貸款,原企業已是雖有草屋若干,實無糙米一把。
(四)利用低價出賣資產的方式逃廢債。
企業在有關部門和個別金融性機構的配合下,先成立一個新公司,看似與原企業無任何關系,由部門或金融性機構給新公司一筆款項啟動,新公司則另行選址建廠,同時以低價購買老企業的設備和有效動產,貨款轉而歸還該部門或金融性機構,原企業僅留廠房可以出租,租金作為職工作安置費,而且還可將安置費投資入股新企業。這樣一來,新老企業、職工個人和有關部門、個別金融性機構“各得其所”,只苦了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其他債權部門。這種做法也就是所謂的"金蟬脫殼"。
(五)通過不規范兼并、聯合、合資逃廢債。
企業在兼并、聯合后,原有承貸法人取消,使得貸款的債權債務關系變得模糊,失去了物資保證和安全保障。一種是在合資合作及聯營過程中,貸款企業將貸款形成的資產和資金作為入股資金,一旦合資成功,原有債務則擱置一旁,貸款企業可從合資企業中分紅獲利,而作為實際債權人的部門與貸款的實際直接受益者即合資企業之間卻不構成債權債務關系,追債無門。另外一種是“先分后并”式的假兼并,即先將一個企業分離為兩個企業,再由其中的一個企業對另一個企業實施“兼并”,以此來甩掉貸款包袱。
破產法關于撤銷權的規定,在新破產法將隱匿、轉移財產,捏造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債務等行為都規定為的無效行為。而針對破產企業的董事、經理及其他負責人利用職權獲取非正常收入和侵占企業財產的行為,也屬于無效行為。無論什么時候被發現,管理人都可以追回財產。
公司破產法人責任
破產法中關于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的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