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貞豐縣律師 大邑縣律師 鄱陽縣律師 當涂縣律師 溫江區律師 浠水縣律師 宿豫區律師
很多人對于借錢不還的人是深惡痛絕,但是很多時候又拿這些人沒有辦法,確實現在能夠借錢按時還的人已經很少了。在對于這些欠錢不還的人當然還是有辦法的,那就是向法院提起訴訟,那么欠債不還起訴以后法院的流程是什么樣的呢?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起訴:準備2份起訴狀
二、受理:符合法定條件的,7日內予以立案。不符合法定條件的,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三、審理前的準備:
1、審理前的工作:
(1)在5日內送達起訴狀副本給被告,被告15日內提出答辯,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
(2)告知原被告的訴訟權利和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3)審閱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人民法院自行收集證據的范圍)
(4)當事人的追加。
四、開庭審理:
1、時間:答辯期屆滿并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后進行
2、程序:開庭3日前用傳票通知當事人,用通知書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
3 確定開庭日期:開庭前3日發布公告,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以及開庭的時間、地點。
開庭審理 :
(1)準備開庭:
書記員查明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
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
審判長核對當事人
宣布案由以及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
口頭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2)法庭調查:當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可以要求法院重新調查證據、鑒定或勘驗,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陳述: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的順序進行
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歸納本案爭議的焦點和法庭調查的重點,并征求當事人的意見。
證人出庭作證(證人如果不能出庭,經法庭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語言,由法庭宣讀;受訴法院委托外地法院代為詢問證人
的筆錄應當在法庭上宣讀)
經審判長許可,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有權向證人發問,證人應當如實作答
當庭出示物證、書證和視聽資料 當庭宣讀鑒定結論 鑒定人向法庭宣讀鑒定的方法和經過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經法
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發問
法庭審判人員或者勘驗人員當庭宣布勘驗筆錄,拍攝的照片或繪制的圖表,應向當事人出示,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
向勘驗人發問
法庭調查結束前,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應當就法庭調查認定的事實和當事人爭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別尋問當事人
、第三人、訴訟代理人是否還有意作最后陳述。
不能當庭認證的證據,可以休庭合議后再予以認定
合議之后認為需要繼續舉證或者進行鑒定、勘驗工作的,可以在下次開庭質證后認定;如果認為此次法庭調查,未能查
清案件有關情況,法庭可以決定第二次開庭
法庭決定再次開庭的,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對本次開庭情況進行小結,指出庭審已經確認的證據,并指明下次開庭調查
的重點。如果認為案件事實已經查清,必要的證據已經齊備,即可宣布終結法庭調查,進入法庭辯論階段
(3)法庭辯論
雙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辯論
審判長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見
(4)評議:
法庭辯論結束后,審判長宣布休庭
進入評議時進行評議,實行少數服從數的原則
評議的情況應當如實制作筆錄。評議筆錄不準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查閱、復制
評議畢,審判長宣布繼續開庭 當庭公開宣布判決結果,10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后立即發
給判決書。要告知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上訴法院。
以上便是欠債不還起訴以后法院的流程是什么樣的,當然想要提起訴訟還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如借條、打款記錄等等,因為如果沒有這些那么即使起訴到法院也是不一定會拿到借出去的錢的。所以在把錢借出去的時候還是需要結合借款人的品性以及與大家的關系來確定是否能夠借的,從而避免出現被借錢不還的情況。
經濟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個人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水過敏醫院要負責嗎
2021-01-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酒后駕車的法律責任和行政處罰
2020-12-12監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