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負刑事責任?!?/p>
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的犯罪行為還是指具體的罪名,司法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關于已滿十四歲不滿十六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稱,“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筆者認為這一解釋不妥。理由如下:
第一,從對法律條文的理解來看,“犯故意殺人……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其語義非常明確,是指構成了某種犯罪,觸犯了一個具體的罪名,而不是指實施了某種犯罪行為,對此不能隨意作擴充解釋,否則就背離了立法原意。
第二,這一解釋本身與刑法理論相悖。從犯罪構成理論來看,犯罪行為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態(tài)。而“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等犯罪行為按照刑法理論應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犯罪形態(tài),是否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人對自己實施失火、過失爆炸、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的犯罪行為也應負刑事責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學界普遍認為,這八種犯罪均為故意。因此將“八種犯罪”理解為犯罪行為不能排除其中的過失犯罪行為。
司法實踐中與此有關的一個問題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人綁架他人又殺害被綁架人的如何定罪,對此有關的司法解釋認為應定綁架罪,筆者認為不妥,因為它直接違反了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立法精神,而直接定故意殺人罪也缺乏法律依據。因為這種行為系綁架罪的加重情節(jié),不能定故意殺人罪。但是此種行為性質又極其嚴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怎么辦?筆者認為,對此應通過立法解釋或直接修改立法加以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的條件
2021-01-25房屋預售合同與購房合同的區(qū)別
2020-12-16因環(huán)保禁養(yǎng)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zhí)行
2021-03-07企業(yè)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fā)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競業(yè)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xié)議
2021-03-21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發(fā)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土地流轉補償協(xié)議是怎樣的
2020-12-02正常房屋被納入舊房改造,補償低,怎么維權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