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民法中非常多看似很相同的概念,但是他們卻存在著天壤之別的差距。比如說民法中常見的遺忘物和遺失物,雖然他們兩個看似相同,但是卻有很大的差別,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將這兩個概念混淆,那么民法中何為遺失物與遺忘物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這個問題。
一、遺忘物和遺失物的區別是什么
1、遺忘物是遺忘人意識地將自己持有的財物放在某處,因為一時疏忽而忘記拿走 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
2、遺失物則是偶然將某物失落在某處,以至脫離自己的控制。通俗的說 遺失物的主人很難知道物品遺失在什么地方 ,難以找回而遺忘物的物主一經回憶較容易找回。
3、我國刑法只規定侵占遺忘物,而未規定侵占遺失物,也就是說侵占罪只能是侵占遺忘物 而與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的只能追究其民事責任。
二、遺失物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遺失物是指他人丟失的動產。遺失物并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為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丟失的動產。不過,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丟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為遺失物。動產是否為遺失物,應具備以下條件:
1、須占有人喪失占有;
2、占有喪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棄占有,則為所有權的拋棄行為,將作無主物處理。占有輔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經主人同意,私自拋棄動產,應認定為非出己意喪失占有,仍構成遺失物;
3、須現無人占有,如果物品已由他人占有,則不能構成遺失物,如盜竊物品不能構成遺失物;
4、丟失的須為動產且非無主。
不動產的屬性決定了不能丟失,所以,遺失物只能是動產。由于動產不是基于所有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因此,不是拋棄物,而是有主物。遺失物被拾得人拾得后,就在遺失人和拾得人之間形成一種法律關系,拾得人是基于拾得行為而取得遺失物占有的人,拾得行為為發現遺失物并實施占有的行為,拾得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具有行為能力。拾得人拾得遺失物以后,負有通知所有人、遺失人或者其他有受領權的人,并將遺失物返還的義務。在遺失物返還和交付之前,拾得人還有依據善良管理人標準予以妥善保管的義務。
遺忘物主要是物品的所有人對該物品暫時遺忘了,也就是說暫時對該物品失去了控制,物品所有人是可以再找回來的。遺失物主要是指物品的所有人將該物品弄丟了,不知道丟在什么地方,完全失去了對該物品的控制權。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約金上限30%司法解釋
2020-11-10個人土地出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10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