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抗辯權的種類較多,大抵分了五種。熟悉并利用這五種民法抗辯權可以有效保障自身利益。民法抗辯權的種類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又如何運用成了關鍵問題。下面就介紹了民法抗辯權的種類,了解這些內容有利于維護自身權益。
一、訴訟時效抗辯權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且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二、先訴抗辯權
先訴抗辯權,又稱檢索抗辯權或先索抗辯權,是指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債權人向其請求履行保證責任時,有權要求主債權人先就債務人財產訴請強制執行;在主合同債權債務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并就主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保證人可以對主債權人拒絕承擔保證責任的特殊抗辯權。就其性質而言,它是一種延期的抗辯權。先訴抗辯權行使的結果,是暫時的延續債權人請求權的行使,而并不是消滅其請求權。因此,它的作用僅在于阻卻,而不是消滅。
三、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四、順序履行抗辯權
順序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合同法第67條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五、同時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力。
但更多的采取的狹義分類。民法抗辯權是民法法律中用以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武器,學習并使用它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民法抗辯權的種類分了五種,這五種適用類型不同,明白其適用情景有利于提高適用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各地人民法院關于民間借貸糾紛的審判意見及生效時間(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一妻多夫制能否實行
2020-12-30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