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訴案件
所謂公訴案件,亦即刑事公訴案件,是指由各級檢察機關依照法律相關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于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這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稱為"公權"。
提起公訴是偵查和審判之間承前啟后的一個重要訴訟階段。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或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查終結的,認為需要提起公訴或作不起訴處理的案件應當一律送交人民檢察院內設的審查起訴部門審查決定。通過對案件的全面審查,不僅可以有效地實行偵查監督,而且只有對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為人民法院順利審判打下了可靠的基礎,既能準確、及時地打擊和懲罰犯罪,又可防止把無罪的人和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人交付審判。所以,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和提起公訴工作,是體現同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實行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的刑事訴訟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
也是運用國家專政機關的力量追訴犯罪,保護人民,順利完成刑事訴訟任務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正確處理案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具有重要作用。
二、立案標準
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屬于自己管轄。
1、有犯罪事實。即已經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律,構成了犯罪。這種犯罪事實已客觀存在,非主觀臆測;已有證據證明,并非毫無根據。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需要依法給予刑罰處罰。如果其行為僅構成犯罪,而依法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也不應立案。
3、屬于自己管轄。公安機關只能管轄法律規定的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應當管轄的一定要管,不管是失職;不應當管轄的一定不管,管了就是越權。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公訴案件立案還是有標準的,大家要注意只有符合條件的才可以。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如何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
2020-12-29多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0-12-13農村拆遷有營業執照賠償多點嗎
2020-12-31房屋拆遷產權置換形式
2021-03-04上海征地能拿多少錢
2021-03-24拆遷安置對象只有戶主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