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做生意的人之間都是有合作關系的,這種關系使得二者在一些經濟上的往來有時并沒有嚴格的按照合同法中要求去做,我們知道合同法中的有些條款是強制性的,如果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可能導致合同的無效,但是在有些場合下一方當事人為了使合作的長期化對抗辯權約定放棄,這在法律上有沒有依據關系到最后權益的追償。
一、抗辯權可以約定放棄
簽訂合同之前,法律上允許抗辯權約定放棄。
二、什么是抗辯權
廣義上的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
三、抗辯權的特征
民法上的抗辯權很多,諸如同時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先訴抗辯權、時效消滅抗辯權等等,這些抗辯權除了具有民事權利的一般特點之外,還具有自己的特征。
(一)抗辯權的客體是請求權,而且該項請求權只能是具有財產內容的抗辯權。民事權利如果從作用上劃分,可區分為請求權、抗辯權、支配權和形成權四種,其中請求權的客體為被請求人的給付行為,支配權的客體為被支配的對象如物、智力成果、人格利益等,形成權的客體為民事法律關系自身,而抗辯權的客體則是他人的請求權,這是由抗辯權的作用所決定的,因為抗辯權是對抗他人請求權的一項權利,其行使的結果是他人的請求權暫時或永久地不能實現。同時,請求權作為抗辯權的客體只能是具有財產內容的請求權,比如物權的請求權、債權請求權,如果是具有人身內容的請求權(如人格權請求權)則不得成為抗辯權的客體,因為在民法上對人身權的保護優于對財產權的保護,人身權請求權一旦產生,任何法律都不得附加條件對其行使給予限制。
(二)抗辯權是一種防御性而非攻擊性的權利。只有一方當事人行使請求權,另一方當事人才可能對此進行抗辯,否則“對抗”就無從談起。比如同時履行抗辯權,《德國民法典》第三百二十六條規定:“因雙務契約而負擔債務者,在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之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但自己有先為給付的義務者,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也規定:“雙務契約當事人的一方,于相對人履行其債務前,可以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但是,相對人的債務不在清償期時,不在此限。”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因契約互負債務者,于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但自己有先為給付之義務者,不在此限。”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從以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規定可以看出,只有在負有同時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事人請求履行時,另一方才可行使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否則就不能行使抗辯權。再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時效完成后,義務人可以拒絕給付。”我國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的學者建議稿中也有類似的規定。這里,“義務人可以拒絕給付”,是以“時效期限屆滿”,權利人請求給付為前提條件。如果沒有“請求”,那么就沒有“拒絕”即抗辯可言。因此,抗辯權永遠都是消極的、被動的,其作用主要在于防御,而不是攻擊。
(三)抗辯權的有效行使權是對請求權效力的一種阻卻。它并沒有否認相對人的請求權,也沒有變更或消滅相對人的權利。比如不安抗辯權,《德國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一條規定:“因雙務契約負擔債務并向他方先為給付者,如他方的財產于訂約后明顯減少,有難為對待給付之虞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出擔保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法國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一十三條規定:“如買賣成立后,買賣人陷于破產或處于無清償能力致使出賣人有喪失價金之虞時,即使出賣人曾同意延期支付,出賣人亦不負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但若出賣人提供到期支付的保證則不在此限。”《日本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規定:“雙務契約當事人的一方,于相對人履行其債務前,可以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但是,相對人的債務不在清償期時,不在此限。”臺灣地區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之一方,應向他方先為給付者,如他方之財產,于訂約后顯形減少,有難為對待給付之虞時,如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出擔保前,得拒絕自己之給付。”
根據合同法中的相關規定得知抗辯權約定放棄是有法律依據的,這一點完全符合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基本原則。雖然我國的法律允許抗辯權的放棄,但是這是有很大風險的,一旦我們發起自己的抗辯權,這就意味著在以后的追償中將會帶來很大的難度,因為這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因此除非必要一般不建議放棄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不交租金可以報警嗎
2021-02-05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行政訴訟法幾幾年頒布
2021-03-10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