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土地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老房子拆遷建成新的高樓大廈,在這種情況下,從地底下挖出文物的情況也是我們經常能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事情,而這其中大多數都是不可證明其出處和所有權的文物,一般這些具有考察價值的埋藏物,一經發現,應該怎么處理呢,是上交國家還是占為己有,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埋藏物歸國家的相關知識。
一、埋藏物的所有權
關于其所有權的確定,各國立法主要采取三種方式:
(1)由發現者取得所有權;或在他人土地內發現埋藏物的,其所有權的一半屬于發現人,一半屬于土地所有人。法國、德國、日本民法即采此規定。
(2)歸發現地點的土地或動產所有人所有,發現人有請求相當報酬的權利,瑞士民法典即作此規定。
(3)歸國家所有,國家對發現者給予獎勵。中國和前蘇聯均采此規定。發現埋藏物是事實行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也可為發現人。
二、歸屬相關法律
埋藏物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具有重要地位,但埋藏物的歸屬仍然是法律中一個重要課題,埋藏物的發現也是各國物權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其中,許多國家的規定相當典型或相當有特色。《法國民法典》對發現埋藏物規定于該法第716條第2款規定:"一切埋藏或隱藏的物品,任何人不能證明其所有權,且發現純為偶然者,埋藏物"法國民法采取發現人取得所有權主義。即在自己土地上發現的埋藏物歸自己所有;在他人土地上發現的埋藏物,一半屬于發現人,一半屬于土地所有權人。而《德國民法典》將發現埋藏物在第984條規定,埋藏物以隱藏于他物中經過較長時期為成立要件,未經過較長的時期的不構成埋藏物構成發現埋藏物,不僅僅要求找到埋藏物。在發現埋藏物的效力上采取發現人取得所有權主義,埋藏物一半屬于發現人,一半屬于包藏物的所有人。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對上繳單位或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3條規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能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我國《物權法》第114條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113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我國采取的是公有主義的立法例,發現人不得取得所有權,只可能受到一定的表揚或物質鼓勵。
對于埋藏物與遺失物間的區別,學者間有不同的見解。有的學者認為不因所有人的疑似喪失占有的,即為遺失物,而埋藏物必然是所有人有意埋藏的。如本來是遺失物,因自然原因被埋藏于地下的,仍然是遺失物;而埋藏于地下之物,因自然原因暴露于地面的,仍然是埋藏物。這是主觀主義的區別論。有的學者則認為埋藏物與遺失物的區別,僅在于發現的時候,是否處于被埋藏于他物之狀態,如果是,則為埋藏物,否則就是遺失物。遺失物如果長久埋藏于地下則為埋藏物;而埋藏物露出地面為他人拾得,則為遺失物。這是客觀主義的區別論。從埋藏物本身的性質來講,法律所注重的是其埋藏于他物之中不易被發現和所有人不明的狀態,至于其原始狀態是否是因為所有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的,不僅難于求證,而且對發現埋藏物的法律后果無甚影響,所以,從客觀的方面區別埋藏物和遺失物較為適當。
根據《民法通則》第79條和《物權法》第114條的規定,隱藏物與埋藏物有同一法律地位。所謂隱藏物,是指放置于隱蔽的場所,不易被發現的物。如天花板上擱置的物、屏風中夾帶的物,都是隱藏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與隱藏物的歸屬,根據該條的規定,歸國家所有。但這并不是說埋藏物或隱藏物一經發現,都毫無例外的歸國家所有。有埋藏物或隱藏無被發現后,如果埋藏物或者隱藏該物的人或者其繼承人能夠證明其合法的所有權或者其繼承權時,應當將發現的埋藏物或者隱藏物交還給埋藏或者隱藏該物的人或者其繼承人,以保護合法財產權利。只有確實查證發現埋藏物或隱藏物的所有人不明時,才歸國家所有。
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人,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通過以上總結,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我們國家,無論在哪里或者由誰發現的埋藏物,都一律歸國家所有,發現者不能獲得埋藏物的所有權。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埋藏物我們要及時上交到相關部門,為我們國家的考古發現提供一絲線索。
土地所有權證明怎么寫
土地所有權可以轉讓嗎
房屋所有權證明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