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指的是對相對人的請求權可以拒絕的一種權利,是對弱者的一種基本保護,但同時,抗辯權也會根據不同事件而有不同的時效限制,一旦超過所規定的時效,則無法繼續行使抗辯權。那么,消滅時效抗辯權是什么意思?下面由律霸來為您解答。
時效的定義
時效是指一定事實狀態在法定期間持續存在,從而產生于該事實狀態相適應的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富井政章說,“時效制度的根據,在保全事實上永續之狀態,質言之,即平穩久占他人之物者,可取的其所有權,又怠于行使權利者,不得主張其權利,是所以圖法律生存之安固。”時效制度的目的在于維護歷久的事實狀態,以維護社會穩定。
消滅時效抗辯權定義
按照民事時效的事實狀態要素和法律效果要素的不同,民事時效可分為取得實效和消滅時效。從字面上看取得時效是指根據時效取得某種權利的制度,消滅時效則是指根據時效喪失某種權利的制度。我國大陸稱消滅時效為訴訟時效,多數學者認為它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及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的制度,但也有人認為消滅時效是權力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及喪失請求法院以訴訟程序以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的制度,或者消滅時效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請求權,其權利即歸于消滅的法律制度。可見學者們對于消滅時效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這一事實狀態經過法定期間而產生權利人喪失某種權利的制度這一點上毫無爭議,爭議的乃是喪失的權利到底是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民事權利,還是請求法院以訴訟程序以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或者是請求權。也就是說學者們對于消滅時效的構成要件,也就是
(1)權利人不行使權利的客觀事實只存在;
(2)經過規定的期間;
(3)權利人不行使權利的客觀事實狀態的持續這三點上沒有爭議,而對消滅時效的效力,也就是權利人喪失何種權利有爭議。而消滅時效的效力恰好影響它跟抗辯權的關系。
從以上相關信息可知,消滅時效抗辯權即為抗辯權超過了所規定的時間限制權利人依然沒有行使權利,從而喪失了抗辯權的一種規定。以此我們可以得知,抗辯權的行使并不是隨時的,應當在法定時間內才有行使權力。以上就是關于消滅時效抗辯權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問題請咨詢律霸。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草案有哪些新變動
2021-02-27損害他人名譽罪判幾年
2021-01-13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被行政拘留了怎么辦
2021-03-10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用網上的攝影照片畫畫算侵權嗎
2020-11-18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