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要拿。然而,很多人,對于撿到的東西,就理所應當的認為是自己的,認為不偷不搶就不犯法。然而,即使是自己撿的,只要該物品不是別人丟棄的,那就不能屬于拾得者。撿到了就應該還給別人。接下來,365律師將和大家分享拾得遺失物物權法中相關制度?
我國《物權法》中遺失物拾得制度的基本內容2007年十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遺失物拾得制度作出了較為全面、具體的規(guī)定:
一、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
1、拾得人的義務:
(1)通知義務。即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遺失物。
(2)保管義務。即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
(3)送交義務。即拾得人若不愿履行通知義務,則應當將遺失物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4)返還遺失物義務。即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對權利人負有返還義務。
2 、拾得人的權利。
(1)費用償還請求權。即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2)意定報酬請求權。即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報酬給付義務。
(3)拾得人的遺失物留置權。即權利人支付必要費用和意定報酬的義務與拾得人返還遺失物的義務應當同時履行,若權利人不支付必要費用和報酬,拾得人有權留置遺失物。
二、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
1、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
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均可成為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主體。
2、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fā)生事由。
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僅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fā)生時間。
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
所謂拾得人侵占遺失物,是指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若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則拾得人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的民事責任。
四、關于無人認領遺失物的歸屬
遺失物自發(fā)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五、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
一方面,就拾得人而言,若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則拾得人同樣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或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另一方面,就權利人而言,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支付所付的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此外,就受讓人而言,若權利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未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則受讓人實際取得遺失物所有權。
拾金不昧,是一種好的習慣。不論其是否值錢,最先應該做的都是尋找失主,而不是想著怎樣據為己有。關于拾得物,國家有規(guī)定。我們來看看拾得遺失物物權法中相關制度?撿到東西的人有義務進行保管,當然,可以適當的要求保管費。失物招領6個月后若還是沒人認領,按照規(guī)定,歸屬國家。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guī)定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項目解散員工該怎么安置
2020-11-11上班時間腦梗如何賠償
2020-12-08監(jiān)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交通違規(guī)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婚前協(xié)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如何辦理執(zhí)行案款提存手續(xù)
2021-01-11簽了就業(yè)協(xié)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辭退發(fā)工資嗎
2021-02-28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xù)
2020-11-20如何區(qū)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