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國家在很多方面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失。通過法律的制定,確立人民的權利。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合法利益,行使相應的權利。在這些權利的行使中,人與人之間的權利行使就會發生沖突。國家為了保證這種權利在合法的范圍進行抗辯,制定了可抗辯權。那么,行使可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一、行使可抗辯權的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和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2、當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順序。
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后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后順序。飛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后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3、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
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合同義務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合同效力的前提下,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后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4、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
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可抗辯權就是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合法權益在他人行使權益時行使抗辯的行為。國家制定的可抗辯權是為了保證人民行使權利或者是在履行相應的義務時能夠有效的保證個人自身合法權利能夠得到實現。所以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具體的問題,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進行權利的相對行使。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逃逸未破案的是否可以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1-10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