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遺失物和無因管理都是民法上的重要概念,拾得遺失物是指發現并占有該遺失物,而無因管理是指為避免損失,主動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兩者存在著一些相似之處,故概念容易被混淆。那么,拾得遺失物無因管理應該怎樣辨析呢?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將為您介紹。
一、拾得遺失物
遺失物拾得是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二、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損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僅為他人),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 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三、拾得遺失物與無因管理的辨析
“通常拾得之活動,屬于無因管理,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管理之意思為之者,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之意思為之者,構成準無因管理。惟以為無主物拾得人,非無因管理人”。
1、無因管理須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即須“主觀為他人”。“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之意思為之者”,實為惡意占有人,準無因管理并不是無因管理。民法中“準”的技術手段,起源于羅馬法。“‘準’這個字放在羅馬法的某個名詞之前通常含有這樣意思,即如果比較以‘準’作為標志的概念和其原來的概念,兩者之間存在著強烈的表面上的可類比性或相似性。它并沒有表示這兩種概念是相同的,或是屬于同一種類的。相反,它否定了它們之間存在著具有同一性的概念;但是它指出它們之間有充分相似之處,可以把其中的一個歸為另一個的連續”。
2、準無因管理與無因管理,相去甚遠,準無因管理并非無因管理。 有學者主張,“遺失物拾得就是無因管理的一種類型”。
3、“遺失物之拾得,原系無因管理之一種,惟法律特予以特殊之規定耳”。
4、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沒有注意到對遺失物還存在自主占有(即非無因管理)的情況。筆者認為,在自主占有場合,有的是惡意,例如占有人明知拾得物為遺失物仍意圖私吞;有的是善意,例如占有人誤以為遺失物是無主物,欲先占取得所有權。而對遺失物進行無因管理者,其對遺失物之占有均為他主占有。 對遺失物的占有,是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通說認為是無權占有。
5、通說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是“一棍子打死”,否定了對遺失物存在有權占有的可能。對遺失物的占有,應區分為兩種:構成無因管理的,為有權占有;不構成無因管理的,為無權占有,形成侵占或處于不法狀態。
拾得遺失物無因管理是兩個相近且容易混淆的概念,通過對兩者定義和性質的比較,可以對其進行辨析。由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無因管理須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而遺失物有無因管理和非無因管理,通常在自主占有的情況下,并且有惡意和善意之分。以上就是對兩者的辨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土地性質出讓和劃撥有什么區別
2021-01-01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簽了協議但一直沒拿到拆遷補償,村民沒有搬走便是釘子戶了嗎
2021-02-13拆遷安置房如何增加名字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