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自己的私有物品歸自己的私人財產。我們有權利對自己的私人物品進行使用和分配。關于這些,我國物權法是有相關規定的。有時候,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就丟失了自己的物品,這些丟失的物品有可能會被別人撿到。同時,我們也有可能撿到別人的東西。接下來,小編將對物權法規定遺失物所有權的規定是什么做出詳細的介紹。
一、物權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物權法的基本內容是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規定物權法的總則,就是物權法的一般性問題,對物權法的基本問題做出基礎性的規定。
第二部分、規定的是所有權,對所有權問題做出具體規定。這一部分主要解決的是財產的歸屬問題,當然也有利用的問題。
第三部分、就是用益物權,這一部分主要規定的是財產的利用問題,是合法利用他人的財產創造財富,即在他人所有的財產上,設立財產用益的權利。
第四部分、規定的是擔保物權。擔保物權也是財產的利用問題,但是與用益物權相比較,利用的方式不同,方法也不同,主要是利用財產對債權進行擔保。 第五部分,占有。
二、物權法規定遺失物所有權的規定是什么?
1、拾得人的權利
①拾得人必要費用的請求權。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②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承諾的報酬,但沒有報酬請求權。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2、拾得人的義務
①拾得人將拾得物返還權利人的義務。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②拾得人妥善保管的義務。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遺失物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
第一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第一百零七條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第一百零八條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后,該動產上的原有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
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一百一十條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
第一百一十一條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第一百一十三條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第一百一十四條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等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五條主物轉讓的,從物隨主物轉讓,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六條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四、物權的保護
第三十二條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三條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三十六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
侵害物權,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活中,我們撿到了別人的東西時,是沒有權利占為己有的,要及時移送公安部門,或想辦法發找到遺失物的主人。同時,如果自己的物品被他人自己占有并造成一定損害的,責任人是會受到處罰的。撿到的東西及時歸還別人是中華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中,我們也一定不要貪圖小便宜。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戶口被注銷婚姻關系如何處理
2021-03-18離婚律師可以查對方哪些東西
2021-03-02外資企業認繳資本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5發明專利一般值多少錢
2020-12-31破產清算后還有債務怎么辦
2021-03-22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