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當我們不小心丟掉一些貴重物品的時候,肯定也非常著急,并且希望拾得人可以還回來。與此同時,對于拾得人來說,并無權占有遺失物,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即使占有別人的遺失物,其實也并不是主觀惡意的。在下文中,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以下在我國遺失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一、在我國遺失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遺失物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有3個例外:
1、權利人有權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善意受讓人之日起2年內請求善意的受讓人后返還(不是從被盜之日),2年期滿后,善意取得所有權,也即回復請求權,回復請求權又分為無償回復請求權與有償回復請求權。
無償回復請求權:從個人處購買,權利人不用補償第三人支付的價款。
有償回復請求權:通過拍賣,或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處購買,權利人需補償第三人支付的價款后,才可追回。
2、遺失物可以善意取得當鋪抵押權與當鋪質權,電視機被乙盜竊,乙拿去當鋪抵押,當鋪盡到應盡義務,可以善意取得。
3、遺失物可以善意取得留置權。
二、撿到他人遺失物應該怎么辦?
撿到他人的遺失物應該及時返還所有人,不知道所有人的,應該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由公安等有關部門通知所有人領取,仍人不知道所有人的,則有關部門應及時發布招領公告。在這期間拾得人和有關部門都有妥善保管遺失物的義務,如果因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遺失物相關法律可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三百一十五條,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
第三百一十六條,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歸還別人的遺失物有權要求報酬嗎?
我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需要注意的是,拾得人在拾到他人遺失物之后,負有妥善保管遺失物的義務,如果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拾得人要承擔賠償責任。當然,由于拾得人歸還他人遺失物并不領取報酬,所以拾得人只在保管遺失物時有重大過錯,即故意和重大過失時才對拾得物的毀損、滅失負賠償責任。如果只因一般過失造成拾得物毀損、滅失,拾得人不負賠償責任。
盡管通常情況下拾得人無權占有遺失物,但是遺失物可以善意取得留置權,并且有些時候,第三方對于遺失物也是善意取得的。其實,撿到別人的遺失物,將心比心,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把遺失物交到公安部門。同時,遺失人來也要盡快報警。
?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構成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有哪些
2020-11-30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房屋拆遷中,營業房獲得全額補償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8自己的房屋只有一部分在拆遷范圍內,這樣合理嗎
2020-12-10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什么要求
2020-12-04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完成
2020-11-10